人迹暗惊连虎迹,鸡声遥听带樵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更(cán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但仍有人在唱歌、吹奏乐器等活动。
发愁(fā chóu)的意思:形容担心、忧虑、焦虑。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客情(kè qíng)的意思:指待客的礼节和情谊。
利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利,追求声望和利益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微明(wēi míng)的意思:微弱的光亮、微弱的明亮。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险绝(xiǎn jué)的意思:形容情况极其危险或困难。
晓发(xiǎo fā)的意思:指在天亮之前就出发,形容行动迅速、果断。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 鉴赏
这首《早发庾岭》描绘了一幅清晨从庾岭出发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感慨。首句“烟笼星月递微明”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黎明前的朦胧景象,烟雾缭绕,星月交替,微光隐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次句“晓发愁冲宿瘴行”,点明了诗人是在清晨出发,心中满是愁绪,还要穿越弥漫着瘴气的山岭,暗示了旅途的艰难和危险。
接着,“人迹暗惊连虎迹,鸡声遥听带樵声”两句,通过对比人迹与虎迹,鸡声与樵声,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荒凉与孤独。人迹稀少,偶遇虎踪,增加了行进的不安;远处传来鸡鸣与樵夫的劳作声,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反衬出旅途的寂寞。
“利名未了残更梦,南北空伤倦客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与疲惫感。在夜深人静之时,仍难以入眠,心中萦绕着未竟的功名之梦,南北奔波,让旅人倍感疲惫与忧伤。
最后,“休向关门嗟险绝,行藏吾已任浮生”一句,诗人似乎在自我安慰中找到了某种解脱。面对险峻的关隘,不必感叹其险恶,因为人生的起伏与选择,已经交由命运安排。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道路的深思,以及对命运的接纳与释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史十二首·其八
君都而臣俞,千古瞻清夷。
天性不可易,相得宁无时。
昏庸弃忠良,芳洁蒙谗讥。
不可终如何,若命殆安之。
嗟尔楚屈平,忧心亦孔哀。
宠眷鲜克终,练要捐尘埃。
武关不还辕,余马独徘徊。
亲知复弗谐,日暮谁为媒。
皇天安足问,云旗空委蛇。
终焉从彭咸,江中悲不悲。
愤惋匪骨肉,中情恒相随。
形骸既勿恤,修名欲何为。
灵枢返宵夙,九曜争光辉。
章黻晔且煌,旧乡亦有犁。
寸心苟不忘,率土皆潢池。
日月有明晦,桀挚奚是非。
戊子歌
岁维戊子,月建乙卯。饥谨为灾,多食不饱。
当胃腕间,如虚若燥。小妇不量,多病又恼。
薪贵于玉,人贱于畜。一豕万钱,一妾斗粟。
见于陌者,藤行肿足。路有死人,白茅不束。
濯濯者山,明星粲粲。吁嗟广厦,雕梁析爨。
鸠居鹊巢,主人鼠窜。不能鼠窜,朝夕供飧。
虽则供飧,犹怒不繁。束刀入市,夺民之食。
驾言行迈,掳民供役。千里不饭,中道绝息。
娥娥者妆,罗列成行。几微失意,饮剑以亡。
或挞未死,逐出路傍。见者吞泣,不敢匿藏。
莫高匪山,莫卑匪履。行行行行,必有终止。
民之憔悴,莫甚于此。哀哀苍天,乱何时已。
《戊子歌》【明·王邦畿】岁维戊子,月建乙卯。饥谨为灾,多食不饱。当胃腕间,如虚若燥。小妇不量,多病又恼。薪贵于玉,人贱于畜。一豕万钱,一妾斗粟。见于陌者,藤行肿足。路有死人,白茅不束。濯濯者山,明星粲粲。吁嗟广厦,雕梁析爨。鸠居鹊巢,主人鼠窜。不能鼠窜,朝夕供飧。虽则供飧,犹怒不繁。束刀入市,夺民之食。驾言行迈,掳民供役。千里不饭,中道绝息。娥娥者妆,罗列成行。几微失意,饮剑以亡。或挞未死,逐出路傍。见者吞泣,不敢匿藏。莫高匪山,莫卑匪履。行行行行,必有终止。民之憔悴,莫甚于此。哀哀苍天,乱何时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667c677a0c1b3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