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式宜边吏,弘羊信我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吏(biān lì)的意思:边境上的官吏,特指在边防地区执行巡逻、查控等职责的官员。
丁壮(dīng zhuàng)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男子。
贡赋(gòng fù)的意思:指向国家纳税或进贡财物。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力田(lì tián)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上辛勤劳作,用力耕种的意思。也比喻人勤奋努力地工作。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三户(sān hù)的意思:三户指的是三个家庭,用来形容人口很少或者人烟稀少的地方。
生孝(shēng xiào)的意思:指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尽责。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粟米(sù mǐ)的意思:比喻小事物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孝弟(xiào dì)的意思: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美德之一。
州同(zhōu tóng)的意思:指相同的思想、观点或态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对粮食征税的普遍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国家统一与繁荣的期待。诗人通过“丁壮馀三户”这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战乱后仅存的零星人口景象,凸显出社会的凋敝与人民生活的困苦。接着,“惊闻粟米征”一句直击主题,揭示了政府对粮食的强制征收,这种行为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稳定性。
“九州同贡赋,四海庆俞都。”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繁荣的向往,认为只有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和稳定,才能有效地组织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让四海之内共享太平盛世。诗人在此呼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管理,可以将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卜式宜边吏,弘羊信我徒。”这两句引用历史人物卜式和弘羊的名字,暗示了对古代贤臣治国理念的推崇。卜式和弘羊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们主张通过正确的政策和管理来治理国家,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能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并希望当代的官员能够学习他们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农桑生孝弟,敢曰力田粗。”这两句强调了农业和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在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孝顺父母、兄弟和睦的家庭关系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诗人认为,只有农民辛勤耕作,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关爱,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才能安定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深切愿望,以及对历史智慧的传承与借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鄞江渔者画
鄞江西津连上虞,津头万山环我居。
放船学把直钩钓,此岂有心专在鱼。
春风潮耒拍江岸,桃花气暖蒸人倦。
强吹一笛卧中流,梦掣六鳌凌碧汉。
自离故国竟飘蓬,愁见沧江落画中。
西伯文畛今寂寞,后车何处载非熊。
诗一首
江山入眼昔无殊,只有人事堪嗟歔。
权门杂沓行苞苴,屠儿贩客纡青朱。
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书。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老胥分庭抗士儒。
身裹道衣臂佛珠,岁时入谒何易于。
羊肩斗酒清而腴,酬酢偃蹇以字呼。
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
十八年前此事无,作诗一笑君应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