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游洛并,节似渡泸看。
《舟行苦热》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继皋所作的《舟行苦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舟行之苦,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亦解舟行好”,开篇即表达出对乘船旅行的欣赏,然而紧接着的“其如却暑难”则转折,指出即便喜欢舟行,也无法摆脱酷暑的困扰。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
“人非游洛并,节似渡泸看。”这两句通过对比,将舟行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相联系,暗示舟行虽为日常,但其经历与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有着相似之处,都充满了挑战和不易。其中,“游洛”可能暗指古代帝王巡游洛阳,而“渡泸”则可能是指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渡过泸水的壮举,以此来强调舟行的艰难与不凡。
“梦失千山雨,樽虚十日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舟行的艰辛。在舟行中,诗人似乎失去了对自然风雨的感知,只能在梦中体验;同时,舟中酒樽空虚,十日未饮,更显旅途的寂寞与艰苦。这里不仅描绘了物质上的匮乏,也反映了精神上的孤独与疲惫。
最后,“何当兔园雪,薄洒使臣冠。”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他想象着在寒冷的兔园雪中,能够享受到一丝清凉,如同薄酒洒在使臣的冠上,带来一丝慰藉。这不仅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当前困境的一种超脱与乐观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舟行之苦,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安书怀孟郊体
烛灭方知黑,其明同瞽师。
脉绝方知死,安得称良医。
文章屡弃置,犹有俗所嗤。
弹射岂不精,所惜觉悟迟。
得失论工拙,胜负分雄雌。
世无鲍叔牙,此意谁能知。
家山八千里,策马燕风悲。
中情徒郁结,泠泪空双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