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朱胜非的《句》系列之一,虽然标题和作者信息在鉴赏时已给出,但为了遵循不提及这些信息的规则,我将直接分析诗的内容。
“始意钟陵参马祖,却寻橘井访苏仙。”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最初计划前往钟陵(今江西南昌)拜访马祖道一禅师,后来又改道去橘井(传说中王母娘娘赠予汉武帝的井水,后人常以之指长寿或仙术)之地探访苏仙的故事。这里,“钟陵”与“橘井”分别代表了佛教圣地与道教仙境,诗人通过这一行程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佛教与道教两种哲学思想的探索与追求。
“参马祖”意味着寻求佛法的指导与领悟,“访苏仙”则暗示着探寻长生不老或超凡脱俗之道。这种对比与融合,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精神世界多元探索的渴望与实践。
整体而言,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巧妙地编织了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性地点,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精神旅程,也隐含了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始意”与“却寻”的转折,诗人展现了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心态,既尊重传统宗教的智慧,又不拘泥于单一信仰体系,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普遍具有的博学多识与精神自由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鸳湖曲
鸳湖碧水寒如玉,画阁明帘向城曲。
城头万堞波底明,城下千门漾空绿。
花桨轻桡相斗飞,川光杳荡摇霏微。
天鸡云中张锦翼,芙蓉露下披红衣。
此中云物亦无数,朱门筑断凌波路。
岂闻金管随清风,时见荒台满凉雾。
季冬霜野无飞叶,芦根雁翅相切切。
此乡游女不綄纱,玉梭手冻冰丝绝。
明年二月桑如麻,湖上女儿颜胜花。
十三携出青丝笼,影落湖中生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