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柬元孝》
《病中柬元孝》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病已知难愈,踟蹰委形

黔娄谁作诔,贞曜汝题铭。

咫尺魂爽罗浮杳冥

儿曹营发冢,教近锦云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已(bìng yǐ)的意思:病已是指病情已经好转或病已经痊愈。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发冢(fà zhǒ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名利时,不择手段,不顾一切。

魂爽(hún shuǎng)的意思:形容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锦云(jǐn yún)的意思:指彩云、美丽的云朵,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形势。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黔娄(qián lóu)的意思:指人的相貌丑陋或者形体残疾。

委形(wěi xíng)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变得消瘦、衰弱。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云屏(yún píng)的意思:指云彩像屏风一样挡住了视线,比喻事物遮蔽或遮掩。

贞曜(zhēn yào)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品德纯正,守贞节之道。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在病中写给友人元孝的信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悲凉与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首句“病已知难愈”,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状况,暗示了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无奈与痛苦。接着,“踟蹰欲委形”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想要放弃肉体的束缚,却又不舍世间的一切。这种情感的复杂性,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黔娄谁作诔,贞曜汝题铭。”黔娄是古代一位著名的隐士,这里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诗人希望有人能为他撰写墓志铭,留下自己的精神与品格,这反映了他对自身价值的重视和对后世影响的期待。

“咫尺将魂爽,罗浮入杳冥。”“咫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死亡的临近,仿佛灵魂即将脱离肉体,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罗浮”则指罗浮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此处可能寓含着诗人对于死后世界的某种想象或寄托。

最后,“儿曹营发冢,教近锦云屏。”这句话既是对后事的安排,也暗含了对家族传承的担忧。诗人希望自己的遗体能够安葬在靠近“锦云屏”的地方,这里的“锦云屏”可能是象征性的描述,寓意着美好的归宿或家族荣耀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某种期许。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史魏公荷花

潇然独出泥滓外,不待好风相濯磨。

红如咸池浴朝日,莹若璧月沉秋波。

强将国色斗清绝,辄莫天人谁敢过。

香阁容我小舟入,不怕鸳鸯惊棹歌。

(0)

观潮行

八月十八钱塘时,潮头搅海雷怒飞。

更遭风日薄于纸,海山数点青依依。

烂银斜侵云鬓脚,生绡直下鲛人机。

玉龙宛转一千丈,卧噀残雪吹人衣。

天关击鼓地轴折,想见水府惊颠隮。

红幡绿盖弄潮者,出没散乱同凫鹥。

操舟之子誇第一,倏忽东涌还沉西。

万人揶揄等儿戏,我说性命如汤鸡。

似闻潮生到彭蠡,伹辊暗浪中黄泥。

不知珠宫贝阙何世乃居此,亦有霓旌素节日夜朝京师。

又疑春秋战罢两蜗角,冻血不洗锋差差。

至今官渡卖牌者,莫雨不管吴侬悲。

(0)

蚬子赞·其二

溪尾溪头打野盘,捞虾摝蚬当朝餐。

想应不是钓鳌手,得个虾儿便喜欢。

(0)

树影·其二

莫要随风上下狂,空将闲影傍斜阳。

斜阳西去还催去,自在虚明一带窗。

(0)

初夏

城中厌雨过清和,偶出西郊野兴多。

蚕簇趁晴方摘茧,麦场经润欲生蛾。

(0)

再和前韵答达善季辩·其二

北固漫誇城立铁,钱塘休说浪翻银。

江山不改英雄泯,宇宙无穷战伐新。

过眼烟花空似锦,到头富贵总成尘。

旧时都下逢除夕,果食花饧祭灶神。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