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蹇 道 士 归 庐 山 宋 /苏 轼 物 之 有 知 盖 恃 息 ,孰 居 无 事 使 出 入 。心 无 天 游 室 不 空 ,六 凿 相 攘 妇 争 席 。法 师 逃 人 入 庐 山 ,山 中 无 人 自 往 还 。往 者 一 空 还 者 失 ,此 身 正 在 无 还 间 。绵 绵 不 绝 微 风 里 ,内 外 丹 成 一 弹 指 。人 间 俯 仰 三 千 秋 ,骑 鹤 归 来 与 子 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法师(fǎ shī)的意思:指擅长法术的高人,也可用来形容某领域的专家。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鹤归(hè guī)的意思:指孤独的人归隐、归家。比喻孤独的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安定的环境中,过上安宁的生活。
六凿(liù záo)的意思:指用六次锤击,比喻经过多次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骑鹤(qí hè)的意思:指人们追求长寿和不老的愿望。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恃息(shì xī)的意思:依赖着某种力量或条件而自以为安全,不自知危险已经悄悄来临。
事使(shì shǐ)的意思:指因为某个原因或事情而被迫去做某件事情。
逃人(táo rén)的意思:指逃避责任、逃避问题的人。
天游(tiān yóu)的意思:指心情愉快、无拘束,自由自在地游玩。
外丹(wài dān)的意思:指外表看似平凡普通,实际上内心深藏奇才或者内在的品质超群。
往者(wǎng zhě)的意思: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无法劝谏。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无天(wú tiān)的意思:指人行为恶劣,不顾天理人情,不顾法纪道德。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一空(yī kōng)的意思:完全空无一物或完全无效
有知(yǒu zhī)的意思:有知表示有知识、有见识、有智慧。
争席(zhēng xí)的意思:指多人争夺同一座位或地位的情况。
正在(zhèng zài)的意思:正在指的是某个动作正在进行中,表示目前正在进行或进行中的状态。
绵绵不绝(mián mián bù jué)的意思:形容声音、景象等连续不断、持续不绝。
- 注释
- 恃:依靠。
出入:进出, 生活起居。
天游:无拘无束的心境。
六凿:六根欲望:眼、耳、鼻、舌、身、意。
庐山:中国名山。
无还间:无去无回的禅定状态。
内外丹:修炼中的内外合一。
骑鹤:道教典故,象征超脱世俗。
- 翻译
- 万物有了知觉全靠气息,谁能无事任其进出?
内心没有杂念,心境如室不空荡,六种欲望互相争夺,连妇人都想占据一席之地。
僧人法师逃离尘世进入庐山,山中无人,他独自来去。
过去的消失,未来的未至,我正处于无去无回的状态。
微风不断,修炼的过程在细微中持续,内外合一的境界在一弹指间达成。
人间岁月匆匆,犹如三千秋,我乘鹤归来,与你一同游览这世间。
- 鉴赏
此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送蹇道士归庐山》。从内容上看,此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心灵的修养。
“物之有知盖恃息,孰居无事使出入?”这些句子表达了对生命中不必要纷扰的质疑,以及寻求内在平静的心境。"物"指的是外界万物,而"有知"则是指它们似乎具有某种自我意识,这里作者用一种哲学化的视角来探讨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心无天游室不空,六凿相攘妇争席。”此处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心灵世界,虽然外界可能充满纷争,但内心却能保持清净和独立。"六凿"指的是古代工匠用来雕刻的工具,这里形容争斗之激烈,而"妇争席"则是比喻生活中的琐事纷争。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这里提到的是道士选择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到自然界寻求心灵的宁静和修行之地。"法师"指的是道教的修炼者,而"庐山"则是他们隐居的地方。
“往者一空还者失,此身正在无还间。”这几句表达了对生命流转中的感慨,以及现世与来生的迷茫。"往者"指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还者"则是那些寻求回归自然或精神家园的追求,而"此身"则强调了当前生命状态的珍贵。
“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这两句诗描写了一种修炼成功后的境界,其中"绵绵不绝"形容的是持续不断的自然之声,而"内外丹成"则暗示了道士通过修行达到了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的高级精神状态。
“人间俯仰三千秋,骑鹤归来与子游。”最后几句是对整个宇宙时空的一种超脱和豁然开朗的态度。"俯仰"意味着观察历史长河,而"三千秋"则是指极其漫长的岁月,"骑鹤归来"则象征着修炼成功后的自由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世界的喧嚣与自然界的宁静,以及通过道士的隐居修行,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追求和生命真谛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蕴文水仙花
飘零尘俗客,再见水仙花。
清芬二十载,饶杀兰杜家。
酬答李学长
夫子焉不学,高朕罗三贤。
横前一片石,教外皆别传。
三虎谁最怒,未觉相后先。
渠伊囊中方,贵在后者鞭。
我家一佛堂,盎背知庙堧。
忆昨祠上丁,蕡烛初欲然。
诸生气清明,人如出雩泉。
洗爵俯象鼻,掩豆高豚肩。
朱弦张文王,繁声斥师延。
此时识方屦,綦满青苔钱。
李公独凤仪,众中得何坚。
惜无补天手,转之上细毡。
朝来食盘中,稚蕨初数拳。
苍苍本难测,何由赜真筌。
自我得此士,可以一当千。
如闻缝掖姿,欲重世所捐。
舂容吐握诗,法用春秋全。
酬赠无玉案,三复缁衣篇。
石洞
流泉在石上,细路在石下。
天宇闭复开,竹树邃而雅。
我来不值桂壑风,月寒病骨艰迎逢。
野田午后爱日烘,杖藜扶去穿谾豅。
霜清水落石正瘦,落叶拥径行龙钟。
决流作瀑飞短虹,小阁踞坐尘虑空。
萧然一笑出山去,回首峻壁纷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