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春县中顿宣风馆次王伯安先生赴谪龙场题壁韵》
《宜春县中顿宣风馆次王伯安先生赴谪龙场题壁韵》全文
明 / 岳和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殷雷霁夕阳痕,桥外沙溪似酒浑。

鸟偶歌时来别馆,花逢开处得孤村

龙场万叠征云苦,荔水千程瘴雾昏。

见说罗行咫尺,拟将词赋吊湘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馆(bié guǎn)的意思:指别人的住所或工作场所。也指别人的家或别人的住所。

词赋(cí fù)的意思:指用优美的辞章写诗或作文。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霁夕(jì xī)的意思:指天气晴朗的夜晚。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罗行(luó xíng)的意思:指行走时像蛇一样曲折、曲线行进。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殷雷(yīn léi)的意思:指雷声大,形容声音响亮或威力强大。

瘴雾(zhàng wù)的意思:指瘴疠肆虐的烟雾,引申为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困境。

征云(zhēng yún)的意思:指预测天气变化或察觉到即将发生的事情。也用来形容人的洞察力强,能够预见未来的情况。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宜春县中顿宣风馆的景致,以及诗人对远方谪居之地龙场的感慨。首联“殷雷初霁夕阳痕,桥外沙溪似酒浑”,以雷雨初停、夕阳余晖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桥外的溪流仿佛被染上了酒般的深沉色泽,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颔联“鸟偶歌时来别馆,花逢开处得孤村”,通过鸟鸣与花开的自然景象,巧妙地引入了别馆与孤村的概念,暗示了远离尘嚣、孤独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鸟儿偶然的歌声,仿佛是对别馆的轻声问候;而花在开放之处,意外地发现了远处的孤村,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含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期待。

颈联“龙场万叠征云苦,荔水千程瘴雾昏”,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思绪转向了远方的谪居之地——龙场。这里用“万叠”形容云层之厚,用“千程”形容路程之远,同时“征云苦”和“瘴雾昏”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或自身未来境遇的担忧与关切。

尾联“见说汨罗行咫尺,拟将词赋吊湘魂”,借用了屈原投汨罗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或自己未来的命运的忧虑。这里的“汨罗行咫尺”可能象征着不远的距离,但“吊湘魂”则暗示了对友人或自身命运的深深哀悼与怀念,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远的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友情与命运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岳和声
朝代:明

猜你喜欢

五位君臣颂·其五

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

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0)

花岩寺松潭

山下花岩会,松间水积深。

晚荷交乱影,疏竹引轻阴。

云散千岩暮,风生万木吟。

循涯通妙理,步胜获幽寻。

望鸟知无迹,看猿欲学心。

浮荣指西景,微尚寄东岑。

待月开山合,闻钟出石林。

波文摇翠壁,蝉响续幽琴。

永日陪霜简,通宵听梵音。

机閒任情性,道胜等浮沉。

赏异方终古,佳游几度今。

自然轻执简,宁敢忘抽簪。

过见心皆妄,驱驰力未任。

从来谢公意,山水爱登临。

(0)

冬日

野人曝背向墙隈,时饮茅柴酒两杯。

满阶落叶浑不扫,拄杖去寻江上梅。

(0)

栖霞寺

宅记明僧绍,碑传江总持。

凄凉自人代,窈窕隐山茨。

明月千岩宿,松风万壑垂。

阶前双杏树,曾见劫灰时。

(0)

之子于征

之子于征,有楚者衣。翼彼北风,翩其以归。

岂忘在公,爰恤尔私。惟皇有命,来慰母思。

之子于征,言汎其舻。明发于越,夕济西吴。

薄登于畿,安车载驱。惟皇有命,将母来居。

之子有母,令仪有怭。养则有禄,皇斯尔锡。

曷以报之,顾怀罔极。竭尔臣节,乃殚子职。

(0)

秦驻碑

始皇承天,越受帝命。业超上世,歼周灭郑。

七雄靡馀,六国是并。功齐太古,道深前王。

埒炎均昊,美冠颛黄。通灵七代,敬构商堂。

纵圣凝贤,将记百几。奄蔼馀辉,蜚声万祀。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