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来一砵饭,困来展脚眠。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兀然无事》组诗中的第三首。王梵志以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见长,这首诗同样体现了他独特的思想与风格。
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他不追求天上的福泽,也不贪恋人间的福田(佛教语,指布施、持戒、闻法等善行)。对于饥饿,他只求一碗饭;对于疲倦,他只需伸展四肢休息。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在愚人看来或许可笑,但在智者眼中却是自然合理的存在。
诗人接着提出,这种生活状态既非愚钝,也非智慧的极致,而是一种超越了世俗智慧的境界。这里的“玄中玄”可能指的是深奥玄妙的道家哲学,或者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通过这首诗,王梵志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繁忙的尘世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
幽亭来北户,高韵得南金。
苔甃窥泉少,篮舆爱竹深。
风蝉一清暑,应喜脱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