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隐君山居》
《刘隐君山居》全文
宋 / 赵师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嫌在城中住,全家翠微

开松通月过,接竹引泉归。

虑淡头无白,诗清貌不肥。

必无车马至,犹掩向岩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yǐnjūnshān
sòng / zhàoshīxiù

xiánzàichéngzhōngzhùquánjiācuìwēi

kāisōngtōngyuèguòjiēzhúyǐnquánguī

dàntóubáishīqīngmàoféi

chēzhìyóuyǎnxiàngyánfē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全家(quá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也可泛指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注释
嫌:厌倦。
翠微:青翠的山峦。
开松:打开松林。
接竹:引导竹林。
虑淡:心无杂念。
头无白:头发不白。
诗清:诗才清新。
貌不肥:身材不胖。
车马:拜访者。
岩扉:岩石掩映的门。
翻译
厌倦了城市生活,全家迁居到山青翠处。
打开松林让月光穿过,竹林引导泉水回家。
心无杂念,头发不白,诗才清新,身材不显肥胖。
肯定不会有车马来访,门常常掩映在岩石之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首句“嫌在城中住”直接表达了对喧嚣都市的嫌弃,而“全家入翠微”则展现了全家搬迁到青翠山林的决定,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开松通月过,接竹引泉归”,通过描绘夜晚月光穿过松林,以及引泉水回家的生活细节,展现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

诗人以“虑淡头无白,诗清貌不肥”来赞美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心境平和,诗才清新,没有世俗的忧虑和繁华的外貌,强调了内心的纯净和精神的富足。最后两句“必无车马至,犹掩向岩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坚守,表示即使没有世俗的打扰,他也会安心地关闭山门,享受这份孤独与宁静。

总的来说,赵师秀的《刘隐君山居》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赵师秀

赵师秀
朝代:宋   号:灵秀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生辰:1170~1219年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猜你喜欢

正月晦日闻雁

今年遇闰迟春节,赵北未看人字过。

落尽蓂方闻嘹唳,果然阳鸟信堪多。

(0)

过泰山四依皇祖诗韵·其一

灵岩谓是高无比,更有高峰在上头。

瞻鲁象曾诗里想,青齐色忽路前浮。

禅封玉帛秦兮汉,襟带耕桑郡复州。

保泰惟斯躬所勉,况荣若彼志毋留。

(0)

再题灵岩寺八景·其七雨花岩

维摩室里文殊问,那是如来不二门。

付与层岩雨花者,更无人说默无言。

(0)

驻良乡行宫叠旧作韵

黄图古冀缅卢胥,尧以为心久愧诸。

惟是敬诚凛无逸,庶几风俗复还初。

时巡民瘼体毋怠,日侍慈颜乐有馀。

讵可深宫怀宴息,圣人见说贵鹑居。

(0)

再题创得斋

昨岁初得斋,即景名以创。

前日乃重来,额已题檐上。

今朝复著句,熟处谁能忘。

创得自千秋,日新无故状。

(0)

立秋

立秋有常谚,难遇雨而晴。

正值洗车应,旋看翻壁明。

宁须太史候,堪慰老农情。

协纪原吾职,惟钦奉若诚。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