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雕弓(diāo gōng)的意思:形容技艺高超,造诣深厚。
斗柄(dǒu bǐng)的意思:指权力的掌握者、掌控者。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龙沙(lóng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龙,比喻人才横溢的地方。
铙歌(náo gē)的意思: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或声音。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 鉴赏
这首清代陈谋道的《塞下曲》描绘了边疆征戍的壮丽场景。首句“征人三十万,一夕度龙沙”展现了大军浩荡,一夜之间跨越沙漠的气势,显示出军纪严明和行动迅速。接着,“北望天山迥,南临斗柄斜”通过远眺天山的辽阔和观察北斗星的位置,暗示出边塞的遥远与环境的艰苦。
“雕弓含月影,宝剑拂霜华”两句,通过雕弓映照月光和宝剑在霜华中闪烁,刻画出战士们装备精良,准备战斗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英勇与坚韧。最后,“会见烽烟静,铙歌入汉家”预示着战争即将结束,和平即将到来,胜利的凯歌将传回故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宏大叙事和细致描绘相结合,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以及戍边将士的忠诚与决心,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苏长公妙高台韵
佛印老秃翁,片言拄苏子。
禅床咫尺间,忽掷千万里。
不解弦中调,如风过牛耳。
却望妙高台,嵯峨插天起。
俊雕摩空没,波平四如砥。
意气稍得舒,归来对隐几。
卷我广长舌,避汝坚利齿。
初若锥遇锤,契则针投水。
欲识苏子谁,长爪梵志是。
不向无智生,宁向有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