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傲吏(ào lì)的意思:指傲慢而自负的官吏。
把袂(bǎ mèi)的意思:指好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相互帮助的情谊。
城大(chéng dà)的意思:指城市的规模宏大,城墙高大。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海流(hǎi liú)的意思:指大海中的水流,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潮流。
鸿书(hóng shū)的意思:指重要的书信或文书。
里中(lǐ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对立的事物之间找到一个中立、公正的立场或观点。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青州(qīng zhōu)的意思:指冷静、沉着、镇定的状态或态度。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原色(yuán sè)的意思:指最初的颜色,原本的颜色。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闻君雨雪到青州,春尽鸿书未可求”,开篇即以“雨雪”和“青州”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友人远行的艰辛与孤独。同时,“春尽鸿书未可求”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书信的期待与无奈,春已逝去,而友人的消息仍未传来。
颔联“莫问弹冠千载事,徒令把袂故人愁”,诗人劝慰友人不必忧虑过往的琐事,以免徒增离别的愁绪。这里运用了“弹冠”这一典故,比喻官场上的升迁之事,同时也暗含对友人仕途的关切与祝福。
颈联“浮云万里中原色,落日孤城大海流”,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辽阔的天地间,友人所在之地的孤独与遥远。浮云飘荡,象征着世事无常;落日孤城,映照出友人的孤单身影;大海奔流,则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不息。
尾联“自昔风尘驱傲吏,还能伏枕向清秋”,诗人借古喻今,感叹自古以来官场的风尘仆仆,即使是傲骨铮铮的官员也无法逃脱。最后,诗人希望友人在即将到来的清秋时节,能够安然静卧,远离尘嚣,享受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