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扫苔间坐,云生头上巾。
《十六夜与朱都二子酌月承天寺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采的《十六夜与朱都二子酌月承天寺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月下品茗场景。首句“蓝若延佳赏”,以蓝色的夜色比喻月光,暗示了夜晚的优美氛围,邀请好友前来欣赏。次句“蕙肴留好宾”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以蕙草烹制的菜肴招待贵客。
“共听联袂曲”写出了在月光下,众人共享音乐的和谐画面,联袂曲可能是清雅的乐曲,增添了诗意。然而,“不见折香人”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遗憾,意指未能见到那位曾折花为香的女子,可能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或失落。
“僧扫苔间坐”描绘了僧侣在一旁静坐,增添了禅意,与月夜的宁静相得益彰。而“云生头上巾”则通过想象,将云雾缭绕的形象赋予头巾,进一步渲染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石床浑失寐,清照一吟身”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月光和美景中,竟至忘记了睡眠,独自吟咏,流露出对这美好时光的深深陶醉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活动和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诗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
君不见边孝先,才得午枕一觉眠,便遭弟子嘲便便。
又不见马季长,横经高堂坐绛帐。
背后女乐盈妖妍。
青春一去少者老,白发不分愚与贤。
试看刻苦要称天下士,何如落魄且作地行仙。
东风来习习,新月照娟娟。
若逢花解语,须用酒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