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势(bō shì)的意思:指水波的形势或力量。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潮汐(cháo xī)的意思:指海水的涨落,也可以比喻事物的兴衰变化。
鼓震(gǔ zhèn)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震撼人心。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闳辩(hóng biàn)的意思:形容辩论时言辞激烈、争论激烈的样子。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能名(néng míng)的意思:有才能的人或有名望的人。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谈天(tán tiān)的意思:指无所事事地闲谈或聊天,没有实际行动或目的。
鼍鼓(tuó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洪亮。
无源(wú yuán)的意思:指事物没有根源或来源,形容事物无法追溯或无法解释其起源。
循环(xún huán)的意思:指事物不断重复、循环往复的过程。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盈亏(yíng kuī)的意思:指利益的得失,收入与支出的差额。
源委(yuán wěi)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根本、起源和来龙去脉。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重城(zhòng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高大坚固,难以攻破。
- 注释
- 海门:指海上的门户,形容两座山峰像大门一样分立海中。
沧溟:古代对大海的称呼,形容海水深广。
鼍鼓:古代的一种鳄鱼皮鼓,常用于模仿潮水声。
盈亏:月亮的圆缺,象征潮水的涨落。
- 翻译
- 海门双峰对峙于广阔的海洋,潮水翻涌如同要倾覆一般。
无数银色山峦仿佛横亘一线,巨大的鼍鼓声震动着整座城市。
潮水来时没有源头,正值秋季涨潮最盛,似乎受月亮盈亏影响而变化。
自古至今,潮汐循环从未干涸,人们谈论天地间的宏大辩论又怎能穷尽其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观潮三首(其一)》,描绘了海门潮水壮观的景象。首句"海门双峙隔沧溟"写出了海门两座山峰对峙,海水浩渺如深渊的壮丽背景。次句"潮汐翻波势若倾"则生动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仿佛要倾覆天地的动态画面。
"万叠银山横一线"运用比喻,将潮水比作起伏的银山,形象地展现了潮头如山峦般连绵不断,而"千挝鼍鼓震重城"则以鼍鼓声形容潮水撞击岸边的轰鸣,给人强烈震撼。接下来的"来无源委逢秋盛"暗示潮水涨落有规律,秋季尤其盛大,"信有盈亏应月生"进一步强调潮汐与月相变化的自然规律。
最后两句"今古循环曾不涸,谈天闳辩岂能名"表达了诗人对潮水永恒不息、自然规律无法言说的感慨,认为潮汐的壮观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雄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潮水现象的深刻观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寅夫示再登鼓山四诗仆虽不获同游然来诗不可虚辱次韵奉谢且致归班之饯·其二
眼前培塿足萦缠,去去瀛洲大洞天。
一息南溟能几月,再行东海定何年?
江淮巨浪千堆雪,榆柳中原万里烟。
解视归装还不俗,有诗曾酌瘴乡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