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皋之上往来者徒习其名莫详其义庆历甲申岁余适延安过于其下于时夏虏梗边征戍未息窃感东山采薇之义叙其情而悯其劳因作五诗庶几不违周公之指且以释亭之名尔·其二》全文
- 翻译
- 艰难地登上陡峭的山坡,高处几乎触碰到云层和阳光。
有多少远行的士兵,骑着马匹遥望家乡的山峦。
- 注释
- 偃蹇:形容山路崎岖不平或人行动吃力。
脩阪:陡峭的山坡。
侵:接近,迫近。
云日间:云层之上,阳光之间。
征戍客:远行的士兵。
跋马:骑马。
家山:家乡的山。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高阪,眺望家乡的景象。"偃蹇"形容行走艰难,不畅通;"脩阪"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个高坡或山坂。"高侵云日间"则表达了登上高处,接近天空之意,境界开阔,视野宽广。
"几人征戍客"一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表现出对远方戍守边疆战士的关切和同情。这些征戍之人,背井离乡,孤独守卫在边塞,心中想必有无尽的思念家乡之情。
"跋马望家山"则是诗人自身的情感抒发,骑着马回首望向远处的家乡山脉,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这里的“跋”字形容马行走艰难,而"望家山"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哀伤和留恋。
整体而言,这两句通过描绘诗人的登高望远,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以及个人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诗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家乡的情感联结,更有对战士辛勤戍守、孤独守护边疆命运的理解和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