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蒙秋山读书图》
《王蒙秋山读书图》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林静山深结茅宇,雅是幽人读书所。

疑因风度闻诵声,却不识为何代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代语(dài yǔ)的意思:

各方言之间的同义词。《方言》第十:“悈鳃、乾都、耇、革,老也。皆 南楚 江 湘 之间代语也。” 郭璞 注:“凡以异语相易谓之代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淮南王 讳其父 长 ,其书称‘长’曰‘修’,而《楚辞》传本,多出 淮南 ,则‘修’、‘长’之变可知也。君臣同称,又酋长之旧俗矣。良由 楚 在 周 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斯皆不见‘六经’,而可以推之代语者乎!”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为何(wèi hé)的意思:为什么;为何;何故

闻诵(wén sòng)的意思:指听到别人念书或朗诵,也可指听到别人的讲解或演说。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林静山深结茅宇”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自得的氛围。诗人以“雅是幽人读书所”点明了此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静谧,更是心灵栖息之地,适合潜心阅读与思考。

接着,“疑因风度闻诵声”一句,巧妙地将听觉元素引入画面,仿佛在静谧的环境中,隐约传来读书之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然而,“却不识为何代语”则暗示了这声音虽在耳边,却难以辨识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引人遐想,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探索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追求的崇敬之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隐逸情怀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李倚衡所藏边伯京萱竹图

金谷园西锦水东,紫丝云暖露华浓。

琴中写得江南意,翠绕巫山十二峰。

(0)

赠海中所藏顾定之竹

凯之遗墨在人间,风起萧萧万叶寒。

何日携琴踏青藓,雨华台上听琅玕。

(0)

宿武夷

秋日停车宿武夷,石坛云馆近天梯。

几时来此山中住,结个松巢伴鹤栖。

(0)

送锡实布哈显中赴秋闱二十韵

圣世恢文治,贤科擢隽材。

风云连地起,日月丽天开。

右武宗磐衍,同文国本培。

羽仪生凤穴,神骏出龙媒。

况子年华盛,由今学力该。

溯流通渤澥,摛藻逼昭回。

世阀开中夏,师垣集上台。

山河金誓托,柱石鼎臣陪。

鼻祖坛犹累,难兄锦自裁。

露浓花作县,风远柏为台。

劝驾方三岁,驰书动九垓。

浙江云汹涌,越峤月崔嵬。

绝汉留攀桂,清秋送踏槐。

翼翻闽海雨,鳞跃禹门雷。

画省文章雅,丹墀礼乐剀。

学期先俊造,名拟冠伦魁。

玉树荣诸谢,斑衣庆老莱。

天津环列宿,云路绝纤埃。

逸气馀篇翰,高情寄酒杯。

旗铃探喜报,应待捷书催。

(0)

题苍龙戏海图

天孙织云春锦红,玉梭误入乘刚风。

一夕变化云冥濛,海水起立为珠宫。

坐令年年机杼空,谁与黼黻上帝躬。

求梭不得愁鬼工,安知入君怀袖中。

(0)

碧云引

碧虚道人结茆屋,千个万个琅玕竹。

碧水冷冷冰雪生,虚中荡荡乾坤宿。

风吹碧云行竹间,时与白云相往还。

道人振策出云外,长笑始知云未閒。

华山高,门不闭,头发鬅鬙吾欲睡。

被渠苦劝出山来,面颊无光眼睛翳。

试问渠,又无语,一碧虚明或归去。

桃花流水几春秋,如此天地吾何愁。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