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中措二首·其一》
《朝中措二首·其一》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朝中措

翠蛾轻晕斗春红,香暖燕泥融。

挝鼓新烟院落吹箫澹月帘栊

清明过了,花朝过了,宿酒频中。

几日小屏闲睡,绿阴更比愁浓。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吹箫(chuī xiāo)的意思:指演奏箫的技艺高超,也引申为吹牛、夸大事实。

春红(chūn hóng)的意思:指春天的景色变得绚丽美丽,充满生机。

翠蛾(cuì é)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娇媚。

澹月(dàn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的光辉柔和、清澈明亮。

花朝(huā zhāo)的意思:指繁花盛开的时节,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年华或充满生机的时光。

帘栊(lián lóng)的意思:指窗帘和窗棂,形容家境贫寒。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宿酒(sù jiǔ)的意思:指连续喝酒过夜,一直到天亮。

挝鼓(zhuā gǔ)的意思:指鼓声震动,声音洪亮。

燕泥(yàn ní)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能保持清醒、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

院落(yuàn luò)的意思:指庭院、院子的意思。

鉴赏

这首《朝中措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的静谧画面。

首句“翠蛾轻晕斗春红”,以“翠蛾”比喻女子的双眉,轻施淡妆,与春日的红花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柔美和谐的春日景象。接下来,“香暖燕泥融”一句,通过燕子在温暖的空气中筑巢,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挝鼓新烟院落,吹箫澹月帘栊”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鼓声与箫声,新烟与淡月,分别代表了热闹与宁静,喧嚣与幽雅,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静谧的氛围。院落中的鼓声与室外的月色形成对比,展现了夜晚庭院的别样风情。

“清明过了,花朝过了,宿酒频中”三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清明与花朝是春季的重要节日,而“宿酒频中”则暗示了主人公在节日之后的沉醉与回味,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最后,“几日小屏闲睡,绿阴更比愁浓”两句,将画面聚焦于室内,通过“小屏闲睡”描绘了主人公在屏风前的悠闲姿态,而“绿阴更比愁浓”则巧妙地将绿意盎然的环境与内心的愁绪联系起来,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深邃。

综上所述,《朝中措二首(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春日闺房的静谧之美,以及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好事近·楚观落成初

楚观落成初,还是诏书催发。
却似爱山堂上,拜新除时节。
要知君自栋梁材,开藩暂南越。
早建明堂一柱,去扶持天阙。

(0)

蝶恋花·楼倚云屏江泻镜

楼倚云屏江泻镜。
尊俎风流,地与人俱胜。
酒力易消风力劲。
归时城郭烟生瞑。
幕府俊游常许并。
可惜佳辰,独阻登临兴。
妙语流传空叹咏。
一时珠玉交相映。

(0)

朝中措·暖风帘幕卷春阴

暖风帘幕卷春阴。
歌吹画堂深。
云袖纤纤捧玉,霞觞滟滟浮金。
佳辰恨我,空传善颂,阻缀朋簪。
莫笑海滨乡味,尊前会有知音。

(0)

朝中措·清江绕舍竹成阴

清江绕舍竹成阴。
秋日共登临。
地与主人俱胜,情如酒盏方深。
故园何处,时因望眼,聊寄归心。
抖擞一襟凉韵,不教簿领尘侵。

(0)

临江仙·昨日武陵溪上雪

昨日武陵溪上雪,今朝特地开晴。
故留佳景付行人。
琼田千顷熟,琪树万珠春。
好是长松飘坠屑,天花时下缤纷。
桃源何处更寻真。
腰悬明月佩,直访玉华君。

(0)

临江仙·三月更当三十日

三月更当三十日,留春不住春归。
问春还有再来时。
腊前梅蕊破,相见未为迟。
不似人生无定据,匆匆聚散难期。
水遥山远谩相思。
情知难舍弃,何似莫分飞。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