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明才越都,未暮已燕境。
《次董彦速示轮老韵三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千里驹”为喻,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的状态与心境。首句“君如千里驹,但欲见鞭影”,将人比作驰骋千里的骏马,渴望着前方的鞭策,形象地展现了追求者对目标的渴望与急切。接着,“既明才越都,未暮已燕境”,描述了人在追求过程中迅速跨越地域,表达了目标实现速度之快,同时也暗示了追求过程中的不断超越与成长。
“适楚或北辕,空叹道里永”,这两句则反映了在追求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都可能面临漫长的路程和未知的困难,让人不禁感叹路途的遥远与艰辛。然而,“是中皆坦途,幽处试深省”,诗人又以乐观的态度指出,在看似艰难的旅程中,也有光明的道路可走,鼓励人们在深入思考与反省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不仅展现了追求目标时的激情与决心,也蕴含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在探索与反思中不断成长的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许介这誉文堂
端平丙申,桂林伯尚书钟公以遗逸荐东溪先生许侯于朝。
越明年,得旨补初品官、衡州户掾。
其诰词于始,则有夙有誉处、且娴文辞之褒;于终,则有其以行义、教于乡里之勉。
州里人士莫不荣之。
又明年,许侯乃于东溪之溪创堂五閒,以为讲道著书之地,仍摘天语誉文地一家子以张其名,敬上赐也。
堂成,山斋先生为之记者详矣,当世这名卿才大夫又为这赋咏者众矣。
余晚生小子,何足言诗,辱徵俚作,不敢以固陋辞。
敬书二首以记盛事,并序圣天子始终褒勉之意,庶得附姓名于不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