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根失其托,憔悴非故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矫矫(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挺拔、威武、雄健。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青玉(qīng yù)的意思:指宝石中的翡翠,也用来比喻品质优良的人或物。
霜节(shuāng jié)的意思:霜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表示秋季初霜的时候。
濯濯(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洗涤干净的样子。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所宜(suǒ yí)的意思:适合,合适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青玉竿(qīng yù gān)的意思:指品质高尚、道德纯正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孤竹在省舍中的境遇,通过竹子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孤独、坚守自我与期待理解的情感。首句“濯濯青玉竿”以“濯濯”形容竹子的光洁,以“青玉竿”比喻其色泽与质地,展现竹子的高雅与坚韧。接着“矫矫孤云姿”,将竹子比作独立的云朵,突出其孤高的姿态。
“潜根失其托,憔悴非故时”两句,运用拟人手法,描述竹子失去了生长的根基,变得憔悴,不再如往昔般生机勃勃,暗示了竹子在省舍中环境的改变和遭遇的困境。接下来,“主人幸加怜,曷不徙所宜”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同情,希望主人能够将其移至更适合生长的地方,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关怀。
最后,“岁寒风霜节,无愧君子知”则点明了竹子在严冬风霜中的坚韧不拔,象征着君子之德,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洁与坚持。整首诗通过对孤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