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首句“裹针绵里自精神”,形象地比喻绘画如同包裹在细密绵线中的针,虽隐而不显,却蕴含着艺术家的精气神韵,暗示了绘画作品内在生命力的强大。次句“审到微芒室满春”,进一步阐述了画家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把握,即使是最细微之处也能赋予作品生机勃勃的春天气息,展现出画家技艺的高超和对美的深刻感悟。
后两句“我取笔情能入妙,无须證引是何人”,则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画家的情感与技巧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并非依赖于外在的考证或引用他人的评价,而是源于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这种观点强调了艺术创作的主观性和独特性,以及艺术家个人情感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绘画艺术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也体现了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深入思考,即艺术来源于内心,表达的是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湖上寓居杂咏 其二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永遇乐 次韵辛克清先生
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此。
不学杨郎,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云霄直上,诸公衮衮,乃作道边苦李。
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东冈记得,同来胥宇,岁月几时难计。
柳老悲桓,松高对阮。
未办为邻地。
长干白下,青楼朱阁,往往梦中槐蚁。
却不如、洼尊放满,老夫未醉。
湖上寓居杂咏
秋云低结乱山愁,千顷银波疑不流。
堤畔画船堤上马,绿杨风里两悠悠。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小重山令/小重山 潭州红梅
人绕湘皋月坠时。
斜横花树小,浸愁漪。
一春幽事有谁知。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
遥怜花可可,梦依依。
九疑云杳断魂啼。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