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待制挽词·其三》
《杨待制挽词·其三》全文
宋 / 楼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蜀用东南彦,皇家属意深。

贰卿报政上相知心

泛宅俱杭苇,同朝断金

庙廊引类疾病侵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政(bào zhèng)的意思:指向政府报告情况或请示汇报。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断金(duàn jīn)的意思:指能够切断黄金的东西,比喻非常锋利的武器或手段。

贰卿(èr qīng)的意思:指拥有双重权力或地位的人,也可表示一个人同时担任两个职务。

泛宅(fàn zhái)的意思:指在家中无所事事,不愿外出或参与社交活动。

皇家(huáng jiā)的意思:指与皇帝或皇室有关的事物,也可用来形容非常豪华、尊贵的事物。

疾病(jí bìng)的意思:疾病是指身体上的不适或病痛。

家属(jiā shǔ)的意思:家庭成员、亲属。

庙廊(miào láng)的意思:指庙宇中的走廊,比喻言辞或文章的修辞华丽而空洞,缺乏实质内容。

拟断(nǐ duàn)的意思:形容事情差点就要断绝,但还有一线希望。

侵寻(qīn xún)的意思:指过分探寻或侵犯他人的隐私和秘密。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属意(zhǔ yì)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有好感或喜爱。

同朝(tóng cháo)的意思:同一朝代的人或者同一政权的人。

引类(yǐn lèi)的意思:引用类似的事物或情况来比较或说明。

知心(zhī xīn)的意思:

◎ 知心 zhīxīn
[intimate]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为悼念杨待制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杨待制在朝廷中才能出众、深受皇帝信任的赞赏。"蜀用东南彦"暗指杨待制来自东南地区,才智如同蜀地的人才;"皇家属意深"则强调了他在宫中地位的重要和皇帝对他的倚重。"贰卿频报政,上相最知心"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政务能力以及与宰相之间的亲密关系。

"泛宅俱杭苇"可能是指杨待制的居所简朴,如同杭州的芦苇丛中,显示出他的清廉;"同朝拟断金"则象征他与同僚间的情谊深厚,如同黄金般珍贵。最后两句"庙廊期引类,疾病两侵寻"表达了诗人对杨待制因病去世的哀悼,以及对他未能在官场上更进一步的惋惜,因为原本期待他在朝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扬逝者品德和才能,同时寄托哀思的挽词,情感真挚,语言含蓄。

作者介绍
楼钥

楼钥
朝代: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
猜你喜欢

游月溪庵用壁间韵

百粤多精舍,南华是祖山。

人知尊象教,俗已变髦蛮。

明月青溪上,清风翠竹间。

时时一谈咏,杖屦自忘还。

(0)

云壑简南安陈知事

达人本云卧,丘壑外轩冕。

神明交澹泊,樵牧相偃蹇。

伊优与肮脏,叔世同一贬。

凄其望诸葛,忧抱何能展。

甘霖幸一溉,涸鲋将冀免。

归岩出有时,潜石不相远。

横浦极天高,怀人路悠缅。

英英露菅茅,矗矗飘素练。

嵌虚隐空翠,窈窕涵葱茜。

虽复簿书繁,而无尘鞅绊。

摛章唤阴铿,作赋招王粲。

凉飔散冲襟,清波送流盼。

亭亭金芙蓉,似是武夷涧。

花下藏仙舟,渔郎莫之见。

济胜天与游,流霞共谁荐。

(0)

联芳词三首·其二迎春乐

裁霞剪雪芳枝艳。正微醉、潮丹脸。

露华浓、洗净残烟染。更不用、闲妆点。

碎锦秾香空复念。临晓镜、碧波微滟。

无那似娇娆,算只有,春能占。

(0)

口占·其二

江海年来已倦游,剑南偏喜故人留。

对床今夜休听雨,一滴空阶一滴愁。

(0)

口占·其一

城上秋风起暮笳,灯前有客正思家。

明朝九日须当醉,几度能同对菊花。

(0)

咏怀·其十

三千客路动行镳,远别归来兴欲飘。

秖恐凤楼人待久,玉鞭催马上红桥。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