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林偶怨》
《桂林偶怨》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灵药成虚旧恨空,征衣无那花风

丝丝春雨垂帘下,又向天涯塞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垂帘(chuí lián)的意思:指君主或高官将帘幕垂下,表示退位或辞职。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花风(huā fē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稳定,像花瓣随风飘摇一样。

灵药(líng yào)的意思:指能够治愈各种疾病或解决问题的神奇药物,也比喻能够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或手段。

塞鸿(sāi hóng)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楝花风(liàn huā fēng)的意思:指言辞华丽而空洞,没有实际内容或实质性的东西。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桂林偶怨》,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当下的孤寂感受。首句“灵药成虚旧恨空”暗示曾经的美好希望或期待已成泡影,只剩下空虚和遗憾。"征衣无那楝花风"中,“征衣”代表远行者的疲惫,而“楝花风”则带有淡淡的哀愁,暗示着诗人身处异地,被楝花的轻柔却又带有些许凄凉的风所包围。

接下来的“丝丝春雨垂帘下”描绘出春雨如丝,悄无声息地落在帘幕上,营造出一种孤独且湿润的氛围。最后,“又向天涯识塞鸿”以“塞鸿”象征离别和远方,诗人看着天边飞过的鸿雁,再次勾起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漂泊之感,具有浓厚的离愁别绪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冬日普光寺卧疾,值雪简诸旧游

卧疴苦留滞,辟户望遥天。
寒云舒复卷,落雪断还连。
凝华照书阁,飞素涴琴弦。
回飘洛神赋,皎映齐纨篇。
萦阶如鹤舞,拂树似花鲜。
徒赏丰年瑞,沈忧终自怜。

(0)

出赐玄奘衲、袈裟衣应制

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
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
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
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0)

三不为篇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
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不为则已,为则不然。
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
永□今好,长绝来怨。
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
书临雪彩,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
纵任才辩,游说君王。
高车反邑,衣锦还乡。
将恐鸟残以羽,兰折由芳。
笼餐讵贵,钩饵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我欲衒才鬻德,入市趋朝。
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
箱盈绮服,厨富甘肴。
讽扬弦管,咏美歌谣。
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
无过日旦,靡越风朝。
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

(0)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
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
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0)

谿叟

谿翁居处静,谿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露香菰米熟,烟暖荇丝肥。
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

(0)

送戴三征君还谷口旧居

岩穴多遗秀,弓车屡远招。
周王尊渭叟,颍客傲唐尧。
出处天波洽,关河地势遥。
瞻星吴郡夜,作雾华山朝。
清论虚重席,闲居挂一瓢。
渔歌思坐酌,宸渥宠行轺。
春为荷裳暖,霜因葛履消。
层崖悬瀑溜,万壑振清飙。
谷鸟犹迁木,场驹正食苗。
谢安何日起,台鼎伫君调。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