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净开天镜,山昏著雾巾。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 友 人 居 明 /逯 昶 携 书 访 故 人 ,岂 惮 往 来 频 。潭 净 开 天 镜 ,山 昏 着 雾 巾 。林 居 常 扫 叶 ,石 径 不 吹 尘 。幽 僻 宜 沦 隐 ,时 时 得 句 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尘(chuī chén)的意思:吹去尘土,比喻消除污秽、清除障碍物,使事情恢复本来面目。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居常(jū cháng)的意思:常常居住在某个地方。
开天(kāi tiān)的意思:指创始、开创天地之事物,也可指开创一项事业或事物。
林居(lín jū)的意思:指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嚣,过着宁静自在的生活。
沦隐(lún yǐn)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无法得到施展和发挥的机会。
扫叶(sǎo yè)的意思:比喻只看表面,不深究内情。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天镜(tiān jì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明亮物体,比喻能够照亮人们心灵的智慧或榜样。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幽僻(yōu pì)的意思:幽僻指的是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孤僻、不合群。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逯昶的《访友人居》描绘了诗人带着书籍拜访老朋友的情景,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句“携书访故人”直接点题,显示出诗人重情重义的一面,不畏路途遥远,频繁造访。
“潭净开天镜”运用比喻,将潭水清澈比作明亮的镜子,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宁静与优美,暗示友人居住之地的清幽。而“山昏著雾巾”则通过描绘傍晚时分山间薄雾缭绕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氛围。
“林居常扫叶,石径不吹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家中的日常,体现了主人的清洁与简朴,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欣赏和羡慕。石径干净无尘,更显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幽僻宜沦隐,时时得句新”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认同,认为这样的环境适合沉思和创作,他在这里可以不断获得新的灵感和诗句,体现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友人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友人隐居生活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梅香.课梅味雪图
怎岑寂,柴荆望望水云重。
问生涯何许,年来一例疏慵。
但省携锄野桥外,尽教嚼蜡世途中。
岁寒意,浪付瀛尘,吹散天公。幽踪。
想春晓,别后西湖,正是愁侬。
澹到无言,色香触法偏工。
新赠谁传折枝句,浅斟那识煮茶风。
相思恨,难蠲渴疾,空冷雕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