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间雨歇衣还湿,岭外云开露未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端(bǎi duā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具有许多不同的方面、特点或能力。
悲感(bēi gǎn)的意思:悲伤的感觉。
愁肠(ch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痛苦。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激清(jī q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清晰、明白。
惊看(jīng kàn)的意思:惊奇地看着,震惊地观察。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圆月(yu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的形状圆满明亮,也比喻事物的完美和美好。
暂来(zàn lái)的意思:指暂时停留或短暂到来。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的《中秋书怀》。诗人以中秋佳节为契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多病多悲感百端,暂来此地驻琼銮”描绘了诗人因病而生的忧郁与哀伤,以及暂时来到此地的无奈与落寞。诗人将自己比作停留在琼銮(宫殿)的过客,形象地表达了对现实处境的感慨。
颔联“岩间雨歇衣还湿,岭外云开露未乾”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雨后的山岩上,衣物仍沾湿未干,象征着诗人情绪的持续低落;远处山岭上的云雾虽已散去,但露水未干,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愁绪难以消散。
颈联“风激清潭三汲浪,秋催堕叶五更寒”运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秋夜风起、潭水波澜壮阔的画面,同时又以落叶随风飘零,五更时分的寒冷,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尾联“惊看圆月峰头出,似照愁肠劝夕餐”以圆月的出现作为转折,虽然月光如银,却无法照亮诗人内心的愁苦。诗人似乎在月光的引导下,试图寻找慰藉,但最终只能以晚餐来缓解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深沉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施伯才除夕
年来白发为谁新,恰受愁边五日春。
官烛吹花方作梦,东风卷地已无人。
今年有酒公须醉,明日无襦子莫嗔。
香案已催朝玉帝,何如剪纸奏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