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知失群恨,漫忆写空馀。
饥怨衡阳月,奇传汉使书。
此诗描绘了一只孤独的雁在关塞间劳顿往返的情景,表达了雁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首句“关塞劳来往,孤飞意不舒”点明了雁的处境,它在关隘之间奔波,形单影只,内心充满不快。接着,“犹知失群恨,漫忆写空馀”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雁的复杂情感,它虽知道失去群体的痛苦,却只能在空中回忆,无法找回那份归属感。
“饥怨衡阳月,奇传汉使书”则通过对比衡阳月和汉使书信,展现了雁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孤独。衡阳月象征着雁的归途,但饥饿与寒冷让其怨恨;而汉使书信则代表了远方的希望与慰藉,但雁只能通过记忆去感受。最后,“宁同卫公鹤,空自驾轩车”以卫公鹤自喻,表达了雁宁愿保持独立与自由,也不愿像被束缚的鹤那样,被迫接受某种形式的羁绊或约束。
整首诗通过对孤雁形象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个体在群体中的孤独感与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理状态。
卷朱箔。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
吹落。梢头嫩萼。
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信漂泊。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