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候宜晴,谓是优沾耳。
其沾刚解旱,究再雨为美。
迩日少觉燥,雨亦数日矣。
我又生望心,先忧固其理。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与忧虑之情。首句“麦秋候宜晴”,点明时节,预示着丰收的希望。接着“谓是优沾耳”一句,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认为雨水的到来能缓解旱情,带来丰收的喜悦。
“其沾刚解旱,究再雨为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雨水对于缓解旱情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再次降雨的期待,希望雨水能够持续,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
“迩日少觉燥,雨亦数日矣”描述了近期天气的变化,虽然已经有所缓解,但连续的降雨让诗人感到欣慰。最后,“我又生望心,先忧固其理”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雨水的期待,也有对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涝灾)的担忧,体现了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深切关注,以及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
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
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
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强直可齐松椿。
儿孙虽不侧朝绅,家庭礼法粗克遵。
白酒年年造酒巡,膝下戏彩娱慈亲。
六花如觉厌春迟,桃未敷红柳朱垂。
只有红梅太孤寂,裁冰缀玉助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