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冲天(chōng tiān)的意思:形容力量、声势、气势等极为强大,无法抑制或阻挡。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挥手(huī shǒu)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径然(jìng rán)的意思:毫不犹豫地,直接地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灵关(líng guān)的意思:指智慧、才能出众的关键之处。
流心(liú xīn)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感动到流泪。
栖神(qī shén)的意思:指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场所中安居、栖息,形容人适应环境并获得乐趣。
三益(sān yì)的意思:三益指的是三种益处或好处,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个人利益。
山溜(shān li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速离去,消失不见。
神迹(shén jì)的意思:神奇的迹象或事件,超出常规,难以理解或解释的奇迹。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同趣(tóng qù)的意思:指志趣相同,兴趣相投。
希声(xī shēng)的意思:希望听到消息或声音。
玄扃(xuán jiōng)的意思:指大门的门闩,比喻封闭、不开放。
幽岫(yōu xiù)的意思:指山谷深处的幽静之地。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注释
- 崇岩:高大挺拔的山岩。
幽岫:幽深的洞壑。
栖:居住。
神迹:神仙往返的踪迹。
希声:稀有而细微的声音。
希同“稀”,《老子》中有“大音希声”、“听之不闻名曰希”等句。
籁:本为古代一种乐器,后特指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此处泛指自然界的声响。
溜滴:声音圆润而光滑。
冥游:谓杳无行迹地遨游,犹神游。
径然:直走之状。
所适:所去之地。
抚:通“拊”,抚掌应节之意。
云门:乐曲的名称,即中国古乐“六大舞”中的一部,又称《云门大卷》、《咸池》和《承云》,据传是黄帝所作。
《云门》的内容据说是歌颂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盛德就像天上的祥云一般。
灵关:指获得觉悟的种种关口。
辟:开辟。
流心:游移流动的心性。
玄扃:扃即门户;玄扃意为奥秘的门户,佛家喻入道之门。
感与理是晋诗中经常出现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心灵与外界的神秘沟通。
九霄:天空之极高处。
佛法认为天分九重,九霄即最高一层。
奋:拍动。
翮:本为鸟羽茎状部分,引申为羽翼。
妙同:享有绝妙之佳境。
均:平正而无欲之意。
悟:《说文》:“悟,觉也。
”开悟,看破了三界因缘和合的无常现象。
三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利益,泛指三界中五欲六尘之享受。
- 翻译
- 高大挺拔的山岩处烟雾缭绕,幽深的洞壑还留有神迹。
各种声音齐奏大音希声,山流潺湲其声滴滴。
有位行客独自神游此处,直往不停忘其所之。
抚掌抚弄谷水,仙界关门何须疏辟?
游移心性叩开玄扃,感悟妙趣其理不隔。
怎样才能腾上九宵,不用伸展冲天之羽?
臻于妙境所趋自均,顿然妙悟胜于三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崇岩幽岫之间的自在游历。"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勾勒出一幅仙境图景,其中“吐清气”与“栖神迹”相呼应,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超然世俗的向往。"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中的“群籁”指的是各种乐器的声音,这里象征着大自然的和谐与诗人的心灵交流。
接着,“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独自漫步,不问方向,只是随性而行,心无旁骛。"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中的“云门”可能指的是山间的云雾,而“灵关”则象征着通往精神世界的入口。诗人挥手触摸着这些自然界限,仿佛在与神秘的力量沟通。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中的“流心”意味着心灵的流动,“叩玄扃”则是敲击通往玄妙世界的大门。诗人通过内心的探索,与宇宙之理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最后,“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飞升至高的愿望,而“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则揭示了诗人通过修行获得的智慧和心灵上的满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和谐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