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胡缨。
别曲(bié qǔ)的意思:指摆脱困境或改变局面的方法或手段。
徵兵(zhēng bīng)的意思:徵兵是指国家根据需要征召壮丁入伍服兵役的行为。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关城(guān chéng)的意思:指军事要塞中的城墙和城门。
汉地(hàn dì)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国的土地。
急徵(jí zhēng)的意思:急需招募;迫切需要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陇水(lǒng shuǐ)的意思:指陇山以北的黄河水流。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送断(sòng duàn)的意思:指送别时,送行的人一直送到收到人看不见的地方,表示深情厚意,不舍离别。
天山(tiān shān)的意思:指巍峨壮丽、高不可攀的山峰,也可比喻高尚的人品和伟大的事业。
头秋(tóu qiū)的意思:头秋是一个描述秋季开始的成语,意为初秋、秋季初。
雪峰(xuě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覆盖着白雪。
映雪(yìng xuě)的意思:指阳光照射在雪地上,雪面反射出明亮的光芒。
羽檄(yǔ xí)的意思:指用鸟羽制成的檄文,代表着传递军令或战争消息的重要性。也用来形容传递消息迅速、远播的意思。
于兹(yú zī)的意思:此时此地;在这里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中寒(zhōng hán)的意思:中寒指寒冷的温度进入体内,使人感到寒冷。
转蓬(zhuǎn péng)的意思:指人事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景象,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边防安危的关切。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 开篇两句勾勒出一个清冷而辽阔的边塞夜景,明亮的秋月照耀下,陇头之地的河流绕过了坚固的关城。
"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笳是古代军中的乐器,这里用来形容战争中人们离别的悲伤,笳音在风中飘送,更显得凄厉和心酸。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 雪覆盖下的山峰依旧昏暗,而战马则在冰冷的环境中频频惊恐,表达了战争中的危险与紧张。
"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寒冷的雁鸟穿越迷雾而来,沙地上的蓬草被风轻轻摇曳,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萧瑟与孤寂。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徵兵。" 天山之巅传来了军事信息,而汉地则紧急征集士兵,表明战争即将爆发或正在进行中。
"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战争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都护是高级军官的称呼,他在开阔的战场上指挥着兵马,而士兵们则手持长剑潜伏在波涛之中,准备突袭敌人。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胡缨。" 诗人站在边塞,感觉到没有渡口可供过往,这里的“濯胡缨”可能是指边防战事的繁忙和紧迫。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战争氛围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于边疆战乱的忧虑,以及对士兵离别之苦的深刻理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