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天申宫三首·其二》
《题天申宫三首·其二》全文
唐 / 宋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中峰嘉树绿阴阴,洞里灵踪已遍寻。

欲下山门回首,数声清磬白云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嘉树(jiā shù)的意思:指受人尊崇、受人景仰的人物或事物。

灵踪(líng z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踪敏捷,行动迅速。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图景。首句“中峰嘉树绿阴阴”,以“中峰”点明地点,暗示了所在之地的高峻与幽静;“嘉树绿阴阴”则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树木茂盛、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清幽的氛围。

接着,“洞里灵踪已遍寻”,将视线引向山中的洞穴,暗示了诗人对神秘自然之美的探索与追寻。这里的“灵踪”不仅指自然界的痕迹,也暗含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考。

“欲下山门又回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舍。在即将离开之际,他回望山门,这一动作既是对所见美景的留恋,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共鸣的回顾。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最后一句“数声清磬白云深”,以“清磬”之声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听觉元素,更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随着这悠扬的钟声,云雾缭绕的山间仿佛更加深邃,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整个诗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的艺术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神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面前的人类渺小与谦卑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作者介绍

宋维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送邹给事

皇天祐我宋,衮衮生巨人。

正学迈贾董,彤庭亲选抡。

声名喧宇宙,勋业见寅亮。

伟哉吕与李,王陈踵经纶。

文章特馀事,德行金玉纯。

文靖有雅量,风云际熙辰。

所以到圣治,唐虞俗再淳。

先生轶前驾,学力欺孟荀。

平生事靖退,墨头自要津。

群小竞狐媚,佳兵媒其身。

挺然出正论,玉色垂大绅。

银台凛风驳,世仰凤与麟。

直道志丘壑,通涂辍枢钧。

岂为一己计,宁牧千里民。

泉山号大郡,氓贾甲七闽。

以宽则容奸,急则鳏寡颦。

先生得其道,三年政和均。

孰疾不得医,孰屈不得伸。

餐药置左右,砂芹不再陈。

建阁储六籍,凿井膏城闉。

巍巍百雉堞,楼橹俄一新。

海壖亦有学,穷邑增廪囷。

百废已具举,一毫不惊尘。

此特以迹言,孰识襟怀春。

下士有一善,不啻连城珍。

斯民有一隐,不啻闻频呻。

遂令无远迩,士民尽归仁。

四海望霖雨,行当趋紫宸。

皋夔踵高躅,岂特诸子伦。

某也未闻道,一官尝苦辛。

蹉跎二纪馀,抱志几郁湮。

得宰山水县,低头抚凋贫。

连岁田少收,输殿不见嗔。

顷年有疑狱,口讷愧訚訚。

高明一垂照,三囚脱死濒。

缪政了无术,教条每知遵。

罪戾惧不免,荐扬果何因。

感恩方激切,归辕遽攀轮。

焦桐既蒙盼,寿或柏与椿。

敢不自奋励,冀陪东阁宾。

(0)

瓶梅

为怕凋零不忍栽,问云何处正初开。

小窗尽日看春至,短帽无人彻夜陪。

光景长如新月上,杖藜懒向小园隈。

最怜飞玉朝来见,不怪狂风急雨催。

(0)

泉南道中

乍寒忽暖初冬候,已熟慵收大有年。

社鼓呼人鸣坎坎,山童待月舞跹跹。

旅行可饱鱼虾味,疾步不惊鸡犬眠。

外户夜开今已见,何时斗米直三钱。

(0)

冰山

出自重阴地,来陈酷暑天。

峥嵘真可仰,刻轹更成妍。

气与骄阳敌,峰将太华肩。

有人心计巧,直欲厄其巅。

(0)

云津阁

山色月中犹见碧,溪流枕上更宜声。

身轻阁稳欣投宿,此是还家第一程。

(0)

次韵关子容湖上晚饮

风树吹花落四邻,暮云将雨作催人。

旋倾美酒留连客,急作新诗报答春。

试傍清湖看鬓发,莫辞行乐费金银。

如今归去还高卧,更问风光有几旬。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