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冬 夕 书 事 宋 /田 锡 堪 嗤 栖 屑 客 长 安 ,风 雪 加 添 近 腊 寒 。冻 笔 呵 来 书 字 淡 ,孤 灯 挑 尽 向 窗 残 。十 年 苦 思 诗 千 首 ,一 夕 回 肠 事 万 端 。家 住 天 涯 归 未 得 ,岭 梅 江 蓼 自 辛 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回肠(huí cháng)的意思:指情感悲伤或感动到了极点。
加添(jiā tiān)的意思:增加,补充
江笔(jiāng bǐ)的意思:指书法家的笔法流畅如水,字迹圆润优美。
客长(kè cháng)的意思:指客人的年纪比主人要长。
苦思(kǔ sī)的意思:用尽心思,苦苦思索。
来书(lái shū)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的消息、来信等即将到来。
岭梅(lǐng méi)的意思:指两者不相上下,或者指两者相得益彰。
栖屑(qī xiè)的意思:指无能、无用的人或事物。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书字(shū zì)的意思:指文化、学问。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万端(wàn du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各种各样。
辛酸(xīn suān)的意思:形容苦楚、痛苦、辛苦。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 翻译
- 值得嘲笑的是那些在长安漂泊的旅人,冬日风雪更增添了几分严寒。
江边的笔蘸水写字,字迹淡漠,只有孤灯下的人独自挑灯到深夜。
十年来苦苦思索,写下千首诗篇,一夜之间思绪万千。
我居住在遥远的地方,归乡无望,只有岭上的梅花和江边的蓼花独自承受着艰辛与凄凉。
- 注释
- 栖屑:形容生活漂泊不定,居无定所。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泛指京城。
呵来:用嘴吹气使液体变冷,此处指写字时让墨水冷却。
回肠:形容心情极度悲伤或痛苦。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江蓼:江边生长的一种植物,象征着孤独和坚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过冬的凄凉情景。"堪嗤栖屑客长安,风雪加添近腊寒"两句,通过对环境的刻画,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寒冷。这里的“堪嗤”指的是屋顶上的积雪,“栖屑”则是比喻诗人自己的寂寞。
接下来的"江笔呵来书字淡,孤灯挑尽向窗残"两句,展示了诗人夜晚独自书写的场景。“江笔”可能指的是诗人使用的毛笔,而“呵来书字淡”则表明诗人的文字书写不再有以前的生气,“孤灯挑尽向窗残”则描绘出诗人彻夜未眠,独自一人在微弱的灯光下工作的情景。
"十年苦思诗千首,一夕回肠事万端"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期以来对文学创作的辛勤付出和深刻思考。尽管诗人已经写下了许多作品,但仍旧有无数的思想和感受在脑海中盘旋。
最后,“家住天涯归未得,岭梅江蓼自辛酸”两句,则是对诗人目前状况的一种慨叹。他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但目前还无法实现。"岭梅江蓼"可能是对故土的象征性表达,而“自辛酸”则是诗人内心的苦涩与哀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寒冷冬夜环境和个人孤独感受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在长安的艰难写作生活以及他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哀学使
学使夜宴朝自经,大吏往视闻哭声。
父涕不止弟跪迎,遗笔惨淡诉不平。
云有同乡合浦令,正机其名何其姓。
明欺暗算事不定,一死上报天子圣。
大吏驰驿闻,学臣言有因。
去夏试廉州,说令书云云。
令上谒,面请托,未可知,通恶幕,事下太守张,太守上状钤以章。
令无夤缘内外作奸事,反覆不及请托字。
科场请托吁可惊,按律不问行未行。
当时不难摄令使对簿,移书学使指实期分明。
两造具在事立辨,是岂疑岳忧难成。
学臣返旆况屡见,语不及此非人情。
安人息事亦政体,讵料贵客能捐生。
即今此狱莫穷竟,谁起九原同折证。
或传牍背奴有词,渡海风涛得心病。
海外归来正及秋,历试广惠潮三州。
不闻心病致慌惚,渡海安稳有弟同归舟。
此为致死由,此语恐未实。
披发何由诉大荒,苦海魂迷招不得。
吁嗟乎,昔之学使在教士,今日好官足欢喜,君亦犹夫众人尔。
君知畏,君知耻,虑污名,乃至此。
人皆腼然生,彼独留然死。
律以大义无恕词,苟非其人莫轻訾。
寄语大吏弗尔恼,富贵由来多寿考。
《哀学使》【清·陈鸿墀】学使夜宴朝自经,大吏往视闻哭声。父涕不止弟跪迎,遗笔惨淡诉不平。云有同乡合浦令,正机其名何其姓。明欺暗算事不定,一死上报天子圣。大吏驰驿闻,学臣言有因。去夏试廉州,说令书云云。令上谒,面请托,未可知,通恶幕,事下太守张,太守上状钤以章。令无夤缘内外作奸事,反覆不及请托字。科场请托吁可惊,按律不问行未行。当时不难摄令使对簿,移书学使指实期分明。两造具在事立辨,是岂疑岳忧难成。学臣返旆况屡见,语不及此非人情。安人息事亦政体,讵料贵客能捐生。即今此狱莫穷竟,谁起九原同折证。或传牍背奴有词,渡海风涛得心病。海外归来正及秋,历试广惠潮三州。不闻心病致慌惚,渡海安稳有弟同归舟。此为致死由,此语恐未实。披发何由诉大荒,苦海魂迷招不得。吁嗟乎,昔之学使在教士,今日好官足欢喜,君亦犹夫众人尔。君知畏,君知耻,虑污名,乃至此。人皆腼然生,彼独留然死。律以大义无恕词,苟非其人莫轻訾。寄语大吏弗尔恼,富贵由来多寿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8267c6e50a291d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