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春 日 题 李 中 丞 樊 川 别 墅 唐 /项 斯 心 知 受 恩 地 ,到 此 亦 裴 回 。上 路 移 时 立 ,中 轩 隔 宿 来 。川 光 通 沼 沚 ,寺 影 带 楼 台 。无 限 成 蹊 树 ,花 多 向 客 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川光(chuān guāng)的意思:
波光水色。 唐 岑参 《林卧》诗:“远峯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高斋三十韵》:“兵气涨林峦,川光杂锋鏑。” 唐 韦应物 《义演法师西斋》诗:“长啸依亭树,悵然川光瞑。”
恩地(ēn dì)的意思:指恩情深厚、感激之地。
隔宿(gé sù)的意思:指隔夜、过夜。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上路(shàng lù)的意思:开始旅程或行动
受恩(shòu ēn)的意思:接受别人的恩惠。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移时(yí shí)的意思:指改变时间,推迟或提前原定的时间。
影带(yǐng dài)的意思:指已过时的录像带,比喻事物已经过时、不再适应现代需求。
沼沚(zhǎo zh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困顿、陷入困境。
中轩(zhōng xuān)的意思:指人物坐镇中央,掌握大权,具有重要地位和权力。
- 翻译
- 心中明白这是受人恩惠的地方,到这里也徘徊不前。
踏上旅程,我站立许久,车子停在中轩,隔夜才抵达。
河流的光芒映照着池塘和小洲,寺庙的倒影环绕着楼阁。
无数树木沿着小径生长,花开得繁多,仿佛专门为了迎接客人。
- 注释
- 心知:心里明白。
受恩地:受到恩惠的地方。
裴回:徘徊。
上路:开始旅程。
移时立:停留一段时间。
中轩:车中的座位。
隔宿:隔夜。
川光:河流的光芒。
沼沚:池塘和小洲。
寺影:寺庙的倒影。
楼台:楼阁。
成蹊树:沿路的树木。
向客开:向着客人开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色,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两句,诗人感怀于心,知道这片土地是接受恩赐之处,至此也要返回,这里的“裴回”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离职回家,暗示着对这一刻的珍视。
接着,“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两句,诗人描绘了行走在春日的道路上,时间随脚步移动,而车轴间隔夜晚的旅途,这里的“时立”和“宿来”生动传达了行走中的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再下来,“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两句,更是将春日的景致展现得淋漓尽致。水光与山色交织,形成一片片的波光,而远处的寺庙则和高低不等的楼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最后,“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两句,则是对春日景色最具象征性的描绘。树木繁茂,无边际地延伸,而花朵则似乎在迎接过往的旅人,这里的“蹊树”和“向客开”都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热情好客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观的细致描摹,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犯.和须溪春寒
唱古荼,新荷叶,谁向重帘深处。
东风三十六,向园林都过,馀寒犹妒。
公子狐裘,佳人翠袖,怎见此时情否。
天上知音杳,怪参差律吕,世间多误。
记画扇题诗,单衣试酒,梦归泥絮。嗟春如逆旅。
送无路、远涉前无渡。
回首住、凌波亭馆,待月楼台,满身花气凝香雾。
度入南薰去。留燕伴、不教迟暮。但一点、芳心苦。
生怕摇落,分付荷房收贮。晚妆又随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