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白猿(bái yuán)的意思:指无知无识的人,也用来形容愚昧无知的人。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常居(cháng jū)的意思:长期居住在某个地方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秘经(mì jīng)的意思:秘密的经书或秘诀。
啮齿(niè chǐ)的意思:指动物咬食物,比喻人们为生存而斗争。
三韩(sān há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韩国,泛指边远地方。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士卒(shì zú)的意思:指士兵、军队中的普通战士。
吐气(tǔ qì)的意思:指发出声音、吐出气息等行为。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自白(zì bái)的意思: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过错等进行坦白、承认。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所作的《咏俞虚江参将四首》中的第三首,主要赞扬了俞虚江参将早年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首句“昔破交夷尚少年”,描绘了他年轻时就已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击败敌对势力。接着,“秘经曾自白猿传”暗示他可能从奇特的途径(如白猿传授)习得兵法,增添了神秘色彩。
“一军尽署沧溟里,百战常居士卒先”两句,展现了俞虚江参将身先士卒的领导风范,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海域作战,他都冲在最前线。龙窥剑匣,蜃气护楼船,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他的威猛与智谋,仿佛连龙和蜃都为之所动,助他取得胜利。
最后两句“寻常啮齿非无为,不荡三韩誓不旋”,表达了他对敌人的毫不畏惧和坚定的决心,即使是寻常的小事,他也决不含糊,不彻底荡平三韩是不会轻易撤退的。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俞虚江参将的英勇、智勇双全以及强烈的使命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晦叔
两人俱是白发翁,不用语言情意通。
且喜胸中无一事,一生常在平易中。
愿公活百岁,我活九十九。
白发变成黄发翁,回来同把一杯酒。
送任浩朝散赴鄱阳景德镇
十年留滞尚为郎,乐道无愁解到肠。
去路溪山排古嶂,满囊金玉贮新章。
休论富贵可求事,况得神仙不死方。
官罢钱塘好归矣,濯缨清自有沧浪。
咏怀诗十三首·其九
登高望远,周览八隅。山川悠邈,长路乖殊。
咸皮《墨子》,怀此杨朱。抱影鹄立,企首踟蹰。
仰瞻翔鸟,俯视游鱼。丹林云霏,绿叶风舒。
造化絪缊,万物纷敷。大则不足,约则有馀。
何用养志,守以冲虚。犹愿异世,万载同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