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一王导》全文
- 翻译
- 他不愿听从君王去寿春,也不肯让曲允在咸秦重新崛起。
茂弘和周顗都不再是晋朝的人,又岂止琅琊王与他们非亲非故。
- 注释
- 君王:指皇帝。
寿春:地名,古时的豫州治所。
曲允:历史人物,晋朝的大臣。
咸秦:可能指秦国或秦朝,这里代指敌对势力。
茂弘: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也可能指代某位有影响力的人。
周顗:晋朝大臣,名周顗,字伯仁。
晋:指东晋。
琅琊:古代的一个封地,这里指琅琊王,即司马睿,后来成为东晋的建立者。
亲:亲近,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代初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其一。诗中通过叙述历史事件,对王导的行为进行了评价。首句“不听君王到寿春”暗示了王导没有遵从君命前往寿春,可能有所保留或有自己的考量。次句“肯容曲允起咸秦”进一步揭示了他的立场,可能指他不愿轻易听从曲允(可能是某位权臣)的意见,甚至可能与之对立,如同秦朝与晋朝之间的关系。
“茂弘周顗浑无晋”一句,将王导与晋朝的名臣茂弘和周顗相提并论,暗示他的忠诚并不完全属于晋朝,可能有着自己的抱负或选择。最后,“何但琅琊不是亲”点明了王导与琅琊王的关系并非单纯亲近,可能暗含着他对家族政治的疏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批评或赞扬了王导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久客应吾道,相随独尔来。
孰知江路近,频为草堂回。
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