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从河南到歙县再至浮光迁移不断,直到抵达莆田,分支越来越繁盛。
众多官员中,刺史级别的人物就有上百位,其中以端平年间铁庵方最为显著。
- 注释
- 河南:古代省份名,今河南省。
歙:古县名,今安徽省歙县。
浮光:可能指地名或形容迁移频繁。
莆田:福建省地名。
派愈长:分支越来越多。
六出:形容官员众多。
长官:高级官员。
刺史:古代官职,州郡一级的地方长官。
百:形容数量多。
端平:宋宁宗年号。
铁庵方:可能是人的名字,以其官职或特点而知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送方岩夫四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情感。
"河南徙歙徙浮光" 这一句以河南省作为背景,描绘了一种流动变化的景象。"徙"字在这里有迁移、漂泊之意,暗示了诗人或友人的生活状态。这句话通过对光线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逮徙莆田派愈长" 这一句中,“逮”字有追随、继续之意,而“莆田”则是指莆田县(今属福建),这里可能暗示友人将前往该地。"派"字可解为枝条或流派,"愈长"则意味着事物的发展与延续。这句话展示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的美好期待。
"六出长官刺史百" 这一句描写了朋友在仕途上的顺利和成就。“六出”可能指的是六部之一的工部,“长官”则是指高级官职。"刺史"即刺史官,位高权重,而“百”字常用来表示许多或众多,这里表达了朋友在仕途上广受推崇。
最后一句 "端平最数铁庵方" 中,“端平”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称,但也可解为端正平顺之意。“最数”则是说友人在某方面(如才学或品德)达到了最高境界。"铁庵"常指寺院,这里或许暗示了朋友将来到之地会有所成就,甚至可能与佛教修行有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朱茂倩秀才由贵竹趋滇南省觐奉柬当路诸公
英妙鲁诸生,趋庭肯计程。
所思官舍远,不惮鬼方行。
前渡清湘水,先闻苦竹声。
动人猿狖啸,劝客鹧鸪情。
杂处风随异,夷居语未明。
天低庄蹻垒,山隘武侯营。
庶卉惟分色,昆虫莫辨名。
祥龟符赤寨,天马濯龙坑。
入贡来驯象,临流想石鲸。
几年方偃革,无事习佳兵。
渐化诸酋俗,新安六诏城。
一人今有庆,孤旅夜无惊。
重镇须公等,修涂荷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