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六》
《颂古六十二首·其四十六》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数目分明举即难,衲僧无不胆毛寒。

须知更有壶中路,但向须弥顶外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明举(míng jǔ)的意思:明确地提出或展示出来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数目(shù mù)的意思:指数量或数目。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须弥(xū mí)的意思:形容庞大无边的样子。

知更(zhī gēng)的意思:指在夜间值夜的人,也比喻有见识、有聪明才智的人。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四十六首。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探讨了修行与悟道的深刻哲理。

首句“数目分明举即难”,以“数目”比喻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规则或教义,指出即使这些规则或教义清晰明了,要真正理解和实践起来却极为困难。这反映了修行之路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次句“衲僧无不胆毛寒”,“衲僧”指僧侣,这里形象地描绘出僧侣在面对修行的艰难时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后两句“须知更有壶中路,但向须弥顶外看”,则揭示了修行的更高层次和更广阔视野。通过“壶中路”的比喻,暗示了在常规修行之外,还有一条更为深邃的道路。而“须弥顶外看”则是鼓励修行者超越表面的教条和常规,从更高的角度审视自我和世界,寻找真正的智慧和解脱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修行过程的反思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体现了佛教中关于悟道和解脱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赵彦肤柏梁体送张道录

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

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

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

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鍊师天上仙。

玉华楼高瞰平川,白日下界黑鬼缠。

帝曰汝往予详延,鼎转九丹书八篇。

清风来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绵。

青骡白鹤忘岁年,是家仙种张祖先。

椒子红熟丹浴泉,酿成白酒斗十千。

先生日日贪醉眠,为我寄语来日边。

(0)

山图

丹砂山中期,交梨海上约。

崎岖九折坂,准拟一丸药。

至今山仙翁,已跨紫霄鹤。

鹤去当归来,尘世忆如昨。

天使自天降,招去游五岳。

洞府日月长,流水花片落。

我来似天意,一官不足缚。

道气迄未充,何以痊瘴恶。

云霞閟灵蕊,雾雨罩仙萼。

臭稗杂菁英,凡草混荃若。

未免七十毒,谁敢试口嚼。

上焉忧国病,下者念民瘼。

安得如昔人,一举翔寥落。

(0)

沉黎四首·其四

九折山围市,双溪水浸田。

号风吹客袖,落雪舞蛮毡。

塞上寻归马,波间畏跕鸢。

此生随所适,老去合乘边。

(0)

再用九日韵答何邵卿二首·其一

老蝶凌风作晚狂,小春争得媚寒乡。

池边团碧擎残雨,林末轻红拒薄霜。

笑我何时书竹帛,似君依旧踏槐黄。

相寻一醉能来否,枉费公家压酒囊。

(0)

感事·其二

老大年光迫,纤花又一春。

鹊占风外岁,鸡唱雨中晨。

(0)

谢王公才惠资阳梨二首·其一

老火丹田热欲吹,不妨冰雪重提携。

金多不用千头橘,刀割无嫌三藏梨。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