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郁 林 鼓 角 楼 宋 /陶 弼 去 岁 同 登 画 角 城 ,诸 蛮 未 灭 夜 论 兵 。五 更 将 吏 知 人 意 ,吹 作 梅 花 塞 外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画角(huà jiǎo)的意思:指用画笔描绘角的形状,比喻能力高超的人。
将吏(jiāng lì)的意思:将领和官吏,泛指军队和政府官员。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去岁(qù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塞外(sài wài)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边远地方。
外声(wài shēng)的意思:指外界的声音或言论。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诸蛮(zhū mán)的意思:指各种蛮族,泛指外族或原始部落。
作梅(zuò méi)的意思:指人们学习他人的优点或经验,并加以吸收和应用。
- 注释
- 去岁:去年。
同登:一同登上。
画角城:有装饰角楼的城池,代指战场或边关。
诸蛮:各种蛮族。
未灭:尚未被消灭。
夜论兵:夜晚还在讨论军事策略。
五更:黎明时分。
将吏:将领和官吏。
知人意:体察士兵的心意。
吹作:吹出。
梅花:暗指军中的思乡之情或者战地的凄冷。
塞外声:边塞特有的音乐风格。
- 翻译
- 去年我们一同登上画角城,蛮族还未平息夜晚还在讨论战事。
黎明时分将领和官吏体察士兵的心愿,号角声吹出了梅花般的边塞曲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陶弼回忆去年在画角城与将士们共商战事的情景。"去岁同登画角城"一句,通过"去岁"二字,传达出一种历史回顾的沧桑感,画面中显现出群雄并立、壮志凌云的场景。"诸蛮未灭夜论兵"则揭示了边疆局势的紧张,表达了对异族侵扰的忧虑和对军事策略的筹划。
"五更将吏知人意"一句,通过"五更"点明了深夜的军营,"将吏知人意"则写出将领与士兵之间心照不宣的理解和共同的决心。最后以"吹作梅花塞外声"作结,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军中的号角声比作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和高洁,此处暗喻将士们的勇气和决心如同寒冬中的梅花,即使在艰苦的边塞,也傲然绽放,显示出高昂的战斗意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严肃态度,又有对士气的鼓舞,展现了宋代边塞诗常见的豪迈与悲壮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行唐兴寺道中寄刘美中
雨洗穹色静,云开晓碧初。
峰峦争峭拔,台殿已清虚。
村落孤烟起,人家半岭居。
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