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将不足畏,事每有馀悲。
两疏谁为待,三岁忽云期。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参禅(cān chán)的意思:指修行禅宗,参悟佛法,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禅那(chán nà)的意思:指深思熟虑、安静思考的样子。
长眠(cháng mián)的意思:永久地安息、长久地沉睡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两疏(liǎng shū)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关系疏远,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或交往。
消闷(xiāo mèn)的意思:消除烦闷、解除压抑的情绪
一番(yī fān)的意思:表示一次尝试、一番努力或一番思考。
忧喜(yōu xǐ)的意思:忧喜指的是忧愁和喜悦并存,既有忧虑和痛苦,又有欢乐和喜悦。
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之手,名为《閒题》。乾隆作为古代文坛上的重要人物,其作品往往蕴含深意,这首诗也不例外。
首联“年将不足畏,事每有馀悲”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悲哀。岁月流逝,年华易老,这是自然规律,无需畏惧;然而世事多变,悲欢离合,常常让人感慨万千。这两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颔联“得句凭消闷,参禅那断痴”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文学创作和禅修来排解内心的烦闷与痴愚。在诗中找到灵感,用文字抒发情感,可以暂时忘却烦恼;而深入禅理,寻求心灵的净化,或许能从根本上消除愚痴。这两句体现了乾隆对艺术与宗教的双重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颈联“两疏谁为待,三岁忽云期”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两疏,可能是指古代隐士,这里借指等待归隐或超脱尘世的生活;三岁,可能暗喻生命的短暂,如朝露般易逝。这两句通过对比等待与突然的告别,强调了生命之短促,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尾联“忧喜一番梦,长眠人未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人生忧喜交加的体验和对死亡的思考。人生如同一场梦,充满了欢乐与悲伤,而最终的结局——死亡,对于生者而言是未知的。这两句既是对生命短暂的哀叹,也是对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艺术与宗教的探讨,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人生深刻的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求。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情感真挚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