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废已无踪,台名在人耳。
旧碑何处寻,塔影秋空里。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梵王(fàn wáng)的意思:指尊贵的僧人或佛教高僧。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空见(kōng jiàn)的意思:空洞的见解或空虚的观点
山趾(shān zhǐ)的意思:指山的脚趾,比喻山脚下的小丘陵。
天际(tiān jì)的意思:指天空的边缘或远方。
王宫(wáng gōng)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用来比喻权力中心或高级官员的住所。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占断(zhàn duàn)的意思:
全部占有,占尽。 唐 吴融 《杏花》诗:“粉薄红轻掩敛羞,花中占断得风流。” 元 汤式 《一枝花·赠张韶舞善吹箫》套曲:“消鬱闷,发清兴,占断梨园第一名,非誉非矜。” 瞿秋白 《荒漠里》:“说鼓书,唱滩簧,廉价的旧小说,冒牌的新小说……仍旧占断着群众的‘读者社会’。”
梵王宫(fàn wáng gōng)的意思:形容非常华丽、庄严的宫殿或建筑物。
这首诗描绘了凌歊台的荒废景象与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首句“台废已无踪”,点明了凌歊台的现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只剩下空旷之地。接着“台名在人耳”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台名虽存于人心,但实体已消失不见。
“大江天际来,叠嶂云边起”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描绘了长江从天边奔腾而来,与远处山峦云雾缭绕的景象相映成趣,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这种景象与台的荒废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历史变迁的无情。
“空见梵王宫,占断黄山趾”中,“梵王宫”可能是指凌歊台附近或附近的寺庙,与台的废墟形成对比,暗示了宗教与世俗的交替。而“黄山趾”则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黄山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最后,“旧碑何处寻,塔影秋空里”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与怀念。旧碑的消失与塔影在秋日天空中的倒影,既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是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黄姑步头天如赭,帝遣丰隆策风马。
使君莲叶轻且柔,长年醉颠不自由。
须臾俯身谒河伯,为言时平莫轻掷。
头毛曲局衣作结,使君莞尔岸人摄。
忆初三月下荆州,峨岢巨艑横江流。
青山百叠过一瞬,飞帆逐天天欲尽。
门前小港拟黄河,人生咫尺饶风波。
安危去矣勿复道,读君新诗为倾倒。
真珠错落瞑光破,老鲛无声泪潜堕。
不为生犀照夜央,宝藏空寒警深卧。
昔骑紫骅骝,翩翩游魏都。
绿醽呼明月,踉跄堕冰壶。
倚醉别卢楠,春草十二枯。
腰间黄金鱼,久逐酒家胡。
魏节重入手,雪亦侵头颅。
卢楠化为土,遗骨知在无。
两女胜才人,下嫁厮养徒。
中原散遗集,历落照乘珠。
薄酹指焦峣,若敖夺汝餔。
风吹英雄泪,忽与千秋徂。
倘遇襧正平,狂鬼晚不孤。
张祖在河梁,悢悢不忍辞。
戢身就一苇,翩翩焉所归。
河水日夜生,原树为之低。
乌啼正骚屑,阳雁感仳离。
曾是肥遁占,改繇就明夷。
白日吐雷霆,青阳霜憯悽。
悬山呼庚癸,谁问渴与饥。
时难人心出,介者终不移。
良雨固均沾,枯槁被殊私。
合并将何日,冥报其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