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二》
《方处士挽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戴表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

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

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

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比(bù bǐ)的意思:不相上下,不互相比较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东野(dōng yě)的意思:东方的田野,比喻辽阔广大的土地。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私谥(sī shì)的意思:指私自给予别人赞美或称号。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鉴赏

这首诗是戴表元为方处士所作的挽诗之一,通过对比方处士与他人,以及引用陶渊明和孟东野的例子,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敬意。

首句“不比他人死”,开篇即点出方处士之死并非平凡,暗示其离世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接着,“何诗可挽君”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如何用诗歌来表达哀悼之情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深切怀念。

“渊明元懒仕,东野别攻文。”这里运用了典故,将方处士与陶渊明、孟东野相比。陶渊明以“懒仕”著称,不愿为官,而孟东野则以“别攻文”闻名,擅长文学创作。这两句话既是对逝者生平的概括,也暗含了对其人格与才华的赞美。

“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方处士去世后,众人哀悼的情景。沧海诸公的眼泪,青山处士的坟墓,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怀念。

最后,“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劝慰在场之人不要轻易哭泣,因为逝者生前已有自己的名声与评价。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生前声誉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在场之人的安慰,提醒他们应以更加理性和平静的态度面对生死。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生者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生死、名誉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戴表元

戴表元
朝代:宋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猜你喜欢

宿怀安读王宪副壁间有怀诗次韵

新句壁间读罢惊,诗家君亦是长城。

吟随鼓角声俱壮,思入星河影倍清。

愤世曾闻扪虱语,经秋复见忆鲈情。

此时安得一携手,把酒关山醉月明。

(0)

中秋岭园对月

为问林塘月,如何分外明。

转怜河汉近,偏映竹松清。

疑有羽人驾,杳无天籁声。

庾公兴深浅,兹夕可相并。

(0)

述怀四首·其三

泽兰沿野径,鶗鴂鸣高柯。

感兹悲时序,倏如流电过。

余年方半百,鬓发渐以皤。

去日不能再,来日宁几多。

我欲寻瑶草,兼之种玉禾。

若待功成退,谁挥鲁阳戈。

(0)

送明照庵往江西北禅寺

大江西来山水雄,临川古郡多灵踪。

青莲梵宇柘冈下,五峰削出金芙蓉。

石门老,著书处,溪外茅堂依绿树。

僧史流传三百年,犹有山灵为呵护。

君今领荐向此行,飘然去住浮云轻。

独携金锡度前岭,野花啼鸟争相迎。

凉风萧萧吹客袂,黄叶纷纷下庭际。

烹取当时露地牛,好与诸郎同守岁。

(0)

题画

岭树盘云转,溪纡路亦斜。

晚来烟霭合,无处认山家。

(0)

落叶有感·其二

雁拖秋影动金飙,隔树钩帘一叶飘。

身在河汾多少思,青山云掩玉人遥。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