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密乌声乱,林深鹤梦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风度(fēng dù)的意思:指人的仪态和风采,表示人的举止文雅、得体。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鹤梦(hè mèng)的意思:比喻虚幻的幻想或不切实际的梦想。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结屋(jié wū)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修建房屋。比喻众人合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实现一个目标。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在山中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高士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情趣。
首句“山中有高士,结屋住岩丘”,开篇点题,以“山中”、“高士”、“结屋”、“岩丘”等词勾勒出隐居者的形象和生活环境,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接着,“树密乌声乱,林深鹤梦幽”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树密”与“林深”展现自然环境的繁茂与深邃,同时通过“乌声乱”与“鹤梦幽”的对比,既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高士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云来疑向夕,风度欲惊秋”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环境的动态美。云的飘动、风的轻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感和季节的变换。
最后,“何日寻三径,相期避暑游”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士的敬仰之情。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有机会追随高士,体验山中避暑的乐趣,也体现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对心灵归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高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王仲弓兄弟巽亭
大隗七圣迷,许田连城重。
里中多佳树,与世作梁栋。
市门行清渠,潩水可抱瓮。
翚飞城东南,隐几抚群动。
人境要俱尔,我乃得大用。
乌衣之云孙,昆弟不好弄。
木末风雨来,卷箔醉宾从。
事常超然观,乐与贤者共。
人登断龙求,我自归鸿送。
溪毛乱锦缬,候虫响机综。
世纷甚峥嵘,胸次欲空洞。
读书开万卷,谋国妙百中。
傥无斲鼻工,聊付曲肱梦。
侯元功问讲学之意
金声而玉振,从本用圣学。
石师所未讲,赤子有先觉。
丝直则为弦,可射可以乐。
竹笋不成芦,白圭元抱璞。
匏瓜不能匏,其裔犹为瓟。
土俗颇暖姝,西笑长安乐。
革无五声材,终然应宫角。
木人得郢工,鼻端乃可斲。
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其二
螳臂美兮当车,蟹螯强兮斗虎。
我观兮上下四方,或锡予兮以大武。
金石兮水波,松柏兮雨霜。
有时女兮不春,我欲筮兮同床。
筮告予以不好,予与居兮甚妩。
秦人同炙兮徒欺予,予和羹兮众吐之。
南山雾兮楚氛,其在兹兮斗日月。
扬汤兮救暍,从子休兮龙眠之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