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帆(fēng fān)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找到转机,摆脱困难和困境。
孤客(gū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独自在外地生活的人。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回沙(huí shā)的意思:回沙指的是沙子被风吹走后,又被风吹回原来的地方。比喻事物循环往复,没有进展或改变。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谁门(shuí mén)的意思:指对谁有所期待,谁就会有所表现。也可以表示期待某人的表现或成果。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 注释
- 江阔:江面宽阔。
风帆急:风力强劲,船帆快速飘动。
潮回:潮水退去。
沙露痕:沙滩上留下的潮水痕迹。
寒林:寒冷的树林。
无剩叶:几乎没有剩余的树叶。
茅舍:简陋的茅草屋。
各成村:各自独立成村庄。
雁落:大雁消失在。
烟波渺:远方的水波浩渺。
鸦归:乌鸦归巢。
野色昏:野外景色昏暗。
孤客:孤独的旅人。
棹:划船。
泊:停泊。
谁门:哪家的门前。
- 翻译
- 江面宽广风力强劲,潮水退去沙滩留下痕迹。
寒冷的树林中叶子已寥寥无几,简陋的茅草屋各自独立成村。
大雁消失在遥远的水波中,乌鸦归巢,野外景色变得昏暗。
我这孤独的旅人,今晚会停靠在哪家的门前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江景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独自旅行时的心境和感慨。
"江阔风帆急,潮回沙露痕。" 这两句从宏观上勾勒出一幅动态的江景画面,强调了江水的辽阔与帆船疾行的情形,以及潮汐带来的自然印记。
"寒林无剩叶,茅舍各成村。" 写出了秋天树木凋零的萧瑟景象和远处茅屋散布如同小村落的意境,透露出一种荒凉与静谧。
接下来的"雁落烟波渺,鸦归野色昏。" 则是从鸟儿的视角继续描绘秋日的寂寞与暗淡之感,通过大雁的降落和乌鸦的归巢,烘托出一片暮色苍茫。
最后两句"未知孤客棹,今夜泊谁门。" 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旅途中的不确定性与孤独感受,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夜晚停泊之地的好奇和不安。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景画卷,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在秋天旅行中的孤寂与思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赵龙图归四明
昔年曾约归四明,掇钵共饭莆菜羹。
东园蔬荠几衰长,望之何以辜斯盟。
铿铿小节何足拘,大名当振声谹谹。
旌旗不动剿胡种,屈伸一臂逾长城。
淮甸既肃四海肃,丰功盛德应难名。
了知八珍与藜苋,清闲富贵但等平。
我罹劫火固无闷,公视昼锦不以荣。
七佛承承竟何据,六祖忉忉空碗鸣。
君不见刹竿头上铁龙头,鸿毛至重山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