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只被他萦管。囱草不除夜雨,盆榴半吐朝烟。
《西江月.次韵答前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春去漫增閒恼”,春光逝去,闲愁随之而来,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易老的无奈感。接着“病馀更爱孤眠”,病后独处,更加喜爱孤独的睡眠,或许是对过往生活的逃避,也可能是对内心深处宁静的追求。
“浮名浮利总如然”,世间的名利如同浮云,始终不变,流露出对世俗功利的淡漠与超脱。紧接着“生只被他萦管”,生命似乎只是被这些外在事物所束缚,表达了对生活本质的追问和对自由的渴望。
下半阙“囱草不除夜雨,盆榴半吐朝烟”,描述了自然景象,通过“囱草”与“盆榴”的生长状态,象征着生命的自然规律与个体命运的不可控。夜雨中的囱草,朝烟中的盆榴,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节奏生长,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自我命运的独立性。
“寻常打破鬼门关”,“鬼门关”原指生死之界,此处可能比喻人生中的重重困难或挑战,诗人以“打破”这一动作,展现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何是何非堪免”,提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终极追问,即在面对生活的种种选择与挑战时,如何判断是非,以及是否能够摆脱这些困扰,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由、价值等深刻主题的思考与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天池寺歌
庐山绝顶天池寺,铁瓦为堂白石柱。
传言周颠劳圣祖,天眼尊者同颠住。
崄绝下阚无底壑,屈曲穿缘惟一路。
顷属秋晴强攀陟,俯之四海生云雾。
岷峨累垂西向我,杳杳长江但东注。
君不见寺东崖石镌竹林,穹碑御制山之岑。
周颠胡不留至今,周颠胡不留至今,虎啼日暮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