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夷反变夏,亡礼以从俗。
余敢告司关,异服宜禁肃。
被发(pī fà)的意思:指人的头发被揪住或拔掉。
必然(bì rán)的意思:指不可避免的、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兵车(bīng chē)的意思:兵车是指军车,也可以泛指战争。
不以(bù yǐ)的意思:不把...视为
车毂(chē gū)的意思:比喻地位高,功劳大,是重要的人物。
从俗(cóng sú)的意思:遵循大众的习俗和观点
尔来(ěr lái)的意思:自从那时以来;从那个时候开始。
豪侠(háo xiá)的意思:指有胆识、有侠义精神的人。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胡服(hú fú)的意思:指不合时宜的穿着或装束。
九合(jiǔ hé)的意思:形容人们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达到共同目标。
陆浑(lù hún)的意思:指地势平坦,没有山丘、河流等地形特征。
前躅(qián zhú)的意思:指在众人之前走到最前面,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发展中走在最前面,具有领先的地位。
求福(qiú fù)的意思:寻求好运或幸福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沙丘(shā qiū)的意思:形容沙漠中的沙丘,比喻事物的数量众多且密集。
遂成(suì chéng)的意思:实现、完成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微管(wēi guǎn)的意思:微小的管道
先王(xiān wáng)的意思:指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或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有威望的君主。
耀武(yào wǔ)的意思:指炫耀武力、炫耀武功,形容人爱炫耀自己的能力或者威武之处。
异服(yì fú)的意思:指异乎寻常的服饰或外表。形容穿着奇特、与众不同。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装束(zhuāng shù)的意思:指人的穿着打扮和外表装饰。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的思考。诗中开篇便提到“辛有叹被发,赵灵喜胡服”,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襄子因为喜欢胡人的打扮而引起了变乱。紧接着,“遂成陆浑戎,终有沙丘辱”则是对历史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战争和灾难进行了描绘。
下文“用夷反变夏,亡礼以从俗”表达了一种文化认同的观念,即应该保持本民族的传统礼仪,而不是随波逐流地跟随他族的习俗。接着,“先王仁义术,讵用此求福”则是强调了古代圣明君主以仁义治国,不需要通过异族文化来寻求福祉。
“齐桓九合功,不以兵车毂”和“仲尼叹微管,几为左衽属”分别赞颂了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外交成就以及孔子对礼仪之重视,这里的“左衽”特指胡人的衣着方式,与中原汉族的右衽相对。
最后,“尔来豪侠儿,往往异装束。耀武何必然,禦戎有前躅”批评了近代一些豪强之人随意模仿外族装扮,以显示武力,而“余敢告司关,异服宜禁肃”则是作者呼吁应当对此类行为加以禁止和警惕。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文化的反思,强调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态度。
青藜拄杖寻诗处,多在平桥绿树中。
红叶没鞋人不到,野棠花落一谿风。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酿作一杯春。
泛以东篱菊,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
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
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