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不更(bù gēng)的意思:不再改变或修改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绝口(jué kǒu)的意思:闭住嘴巴,不说话。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屏迹(píng jì)的意思:指隐藏行踪,不显露身影。
散策(sàn cè)的意思:指随意漫步、游览。
山樊(shān fán)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本领或学问较高,能力强,有造诣。
世喧(shì xuān)的意思:指世间的喧嚣和嘈杂声音。
霜叶(shuāng yè)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寒冷。
田入(tián rù)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意图被他人洞悉或窥破。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小径(xiǎo jìng)的意思:小径指的是狭窄的道路,比喻行走的途径狭小而不起眼。
兴味(xìng wèi)的意思:兴趣、爱好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 翻译
- 在屏迹山中隐居避开尘世喧嚣,傍晚时分只有风和落日轻敲柴门。
寒冷的泉水绕过竹林通向幽深的花园,小路穿过田野延伸至另一个村庄。
我随意漫步,低声吟咏,看着霜叶飘落,拉起窗帘,静坐赏看蓝天白云。
在这悠闲的时光中,乐趣何时消逝,我不再提及追求功名的道路。
- 注释
- 屏迹:隐藏踪迹。
樊:篱笆,这里指隐居之处。
喧:喧嚣。
晚风:傍晚的风。
柴门:简陋的木门。
寒泉:清凉的泉水。
幽圃:幽静的花园。
散策:随意散步。
霜叶:秋天的落叶。
绝口:不再提及。
名途:追求名利的道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选择退隐山林,逃避尘世喧嚣的生活情景。开篇“屏迹山樊避世喧”两句,通过“屏迹”一词表达了隐士对外界事务的隔绝和疏离,而“山樊”则是其退隐之所,既安全又幽深。接着,“晚风落日静柴门”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显示隐士生活中的平和与自在。
接下来的“寒泉绕竹通幽圃,小径穿田入别村”则描写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新与自然之美。其中,“寒泉绕竹”形象地展现了泉水沿着竹林缓缓流过,既有声音之美,又增添了一份生机;“小径穿田入别村”则显示出隐士所处位置的偏远和宁静。
中间两句“散策微吟霜叶脱,钩帘宴坐碧云翻”,表达了隐士在自然中的随性与享受。其中,“散策”即漫步,而“微吟霜叶脱”则是指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隐士不由自主地发出低声吟咏;“钩帘宴坐碧云翻”则描绘了隐士在室内静坐时,窗外碧蓝色的云彩翻卷的情景。
最后两句“閒中兴味知何晚,绝口名途不更言”,表达了隐士对于世俗的彻底放弃和对个人生活体验的享受。其中,“閒中兴味”指的是在闲适中找到乐趣,“知何晚”则是对时间的淡漠;“绝口名途不更言”则意味着隐士彻底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不再提及世间的名闻利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士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山
一身为轻舟,落日西山际。
常随去帆影,远接长天势。
物象归馀清,林峦分夕丽。
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继。
渚日远阴映,湖云尚明霁。
林昏楚色来,岸远荆门闭。
至夜转清迥,萧萧北风厉。
沙边雁鹭泊,宿处蒹葭蔽。
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
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独孤判官部送兵
饯君嗟远别,为客念周旋。
征路今如此,前军犹眇然。
出关逢汉壁,登陇望胡天。
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宿温城望军营
虏地寒胶折,边城夜柝闻。
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
塞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
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
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
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
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
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