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其七》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其七》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重重帘幕护馀寒,拓得兰亭映日看。

颇觉近来诸念尽,偏于笔砚遣犹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兰亭(lán tíng)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人墨客的聚会。

帘幕(lián mù)的意思:指帷幕、帘子,也比喻掩饰、隐藏。

映日(yìng rì)的意思:映照着太阳的光芒,形容光辉灿烂、美丽动人。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重帘(zhòng lián)的意思:指大门帘幕重重,形容阻隔、限制严密,使人难以进入或了解内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春日杂兴二十七首(其七)》描绘了春天里的一幅闲适画面。首句“重重帘幕护馀寒”写出了室内温暖如春,厚厚的帘幕阻挡了室外残留的春寒,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次句“拓得兰亭映日看”则借兰亭典故,描述了阳光透过帘幕洒在纸上,使得书法作品显得格外醒目,诗人借此欣赏书法,流露出对艺术的热爱。

后两句“颇觉近来诸念尽,偏于笔砚遣犹难”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感到近来内心纷扰渐消,诸多思绪仿佛随着春日的暖阳得以舒展。然而,尽管如此,诗人却发现即使在这样的宁静时刻,要完全抛开杂念,专注于笔墨之间,仍然有些许困难。这体现了诗人对心灵净化与专注力的追求,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精神修养的执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生活中的片刻宁静,同时也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寄题钱伯茂致政奉议遥碧轩

君不闻汉时遗荣两大夫,群公祖道倾京都。

去尘寂寞绝继踵,但见画手空传图。

君今心事能超古,早束衣冠挂神武。

掉头不待迫悬车,广受视君知孰愈。

世人分著金笼头,或贪微名鱼中钩。

宁如君脱宦海去,饱看遥碧临清流。

似闻远目增明处,宛如画出城南句。

款门何日赴幽期,坐挹云岑为君赋。

想当遐瞩穷天垠,吟怜修眉浓绿新。

应嗤争利推车客,不惜青山碾作尘。

(0)

北人以松皮为菜予初不知味虞侍郎分饷一小把因饭素授厨人与园蔬杂进珍美可喜因作一诗

吾老似出家,晚悟愧根钝。

滋旨却膻荤,禅蜕要亲近。

伟哉十八公,兹道亦精进。

舍身奉刀几,割体绝嗔恨。

鳞皴老龙皮,鸣齿溢芳润。

流膏为伏龟,千岁未须问。

便堪奴笋蕨,讵肯友芝菌。

跏趺得一饱,万事皆可摈。

侍郎文懿后,落落众推俊。

澹然世味薄,内典得所信。

香厨留净供,频食不言顿。

晏然默不语,草木雷音震。

得法于此公,骨髓传心印。

应怜持节人,饷此为问讯。

欲将无上味,为我洗尘坌。

食之不敢馀,感激在方寸。

(0)

苏子翼送黄精酒

仙经何物堪却老,较功无如太阳草。

龙衔鸡衔名虽异,菟公羊公事可考。

苏君真是神仙裔,橘井阴功贯穹昊。

云笈书成数万言,银关珠宫用心早。

独知此物有奇效,福地名山为储宝。

不惮林泉新斸掘,斥去杵臼谢饰捣。

况从高士论麴糜,更课公田收秫稻。

一朝灵液浮瓮盎,三冬浩气生襟抱。

且欣软饱得浇肠,漫说逆流工补脑。

眼碧那忧散黑花,发白故应还翠葆。

贾傅只嫌松醥陋,刘堕敢誇桑落好。

直须五斗论解酲,宁待三柸乃通道。

谁知万里落旄人,亦许匏尊自倾倒。

为君唤回雪窖春,八载羁愁供一扫。

曼倩宜分此日桃,安期莫诧他年枣。

何烦更采石斛花,巳觉容颜不枯槁。

根连石室喜入梦,句拟桐溪愧摛藻。

平生我亦爱书扎,朱髓绿肠勤探讨。

幸君汲引成此志,鹤驾骎骎望仙岛。

吞腥啄腐非夙心,岁晚兹言良可保。

(0)

翠微山居诗·其三

闲来石上卧长松,百衲袈裟破又缝。

今日不愁明日饭,生涯只在钵盂中。

(0)

秋窗遣兴·其九

寒气生户牖,草木变轻黄。

南郊询秋畦,丰稔荐涤场。

八口娱妻孥,温饱乐岁康。

箪瓢亦自得,忧乐各两忘。

所以常忻忻,安问无储粮。

(0)

春日二首·其一

春日纷纷一段奇,无言桃李任春欺。

要须及热芦湾去,莫看风吹雨打时。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