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老愈嗜酒,益醉益自然。
两人同坠车,醉者乃得全。
当其醉甚时,更类痴与顽。
不但(bù dàn)的意思:表示不仅仅如此,除了某种情况之外,还有其他情况。
得全(de quán)的意思:
(1).获得保全。《庄子·达生》:“彼得全於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於天乎?”《汉书·刑法志》:“如此,则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专杀,法无二门,轻重当罪,民命得全。”《新唐书·裴度传》:“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计自去年十月至今,孤军在万里外陷重围者三月,卒得全。”
(2).谓人臣事君之礼无所失。《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马贞 索隐:“得全,谓人臣事君之礼全具无失,故云得全也。”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备。 清 张芳 《黛史》:“声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天和(tiān hé)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和谐相处,形容世界太平、人民安乐。
心源(xīn yuá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深处的根源,也表示心灵的源泉或思想的起源。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醉心(zuì xīn)的意思:全身心地沉浸在某件事情或某个领域中,非常痴迷和专注。
醉酒(zuì jiǔ)的意思:指因饮酒而醉倒。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对酒的喜爱以及饮酒后的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愈老愈嗜酒,益醉益自然"表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酒的喜好越发浓厚,而这种醉态却带来了一种更为自在和自然的心境。"两人同坠车,醉者乃得全"则是用古代的一则寓言来形容醉酒的人能够免于灾难,这里可能隐喻了诗人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世界的纷扰。
"我不但醉酒,天和醉心源"一句深化了这种精神状态,表明诗人的内心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不仅是身体上的醉态,还有心灵上的释然。最后两句"当其醉甚时,更类痴与顽"则进一步描绘了在极度醉酒之下,诗人甚至达到了一种近似于痴呆和顽固的状态,这是一种超越常态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境,以及通过饮酒来达到的内心自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悲愁或是激烈的情感,而更多的是一种淡定与宁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和享受。
渚田芳草遍,共忆故山春。
独往沧洲暮,相看白发新。
定过林下寺,应见社中人。
只恐东归后,难将鸥鸟亲。
西候情何极,南冠怨有馀。
梁王虽好事,不察狱中书。
云木送秋何草草,风波凝冷太星星。
银鞍公子魂俱断,玉弩将军涕自零。
茅洞白龙和雨看,荆溪黄鹄带霜听。
人间不见清凉事,犹向溪翁乞画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