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其一》
《冬日·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憔悴江湖上,行吟雨雪寒。

不逢渔父问,谁作楚臣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臣(c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于国家的臣子,也可指忠诚于某个人或事业的人。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孤独漂泊于江湖之上,面对冬日雨雪的寒冷,内心充满了忧郁与落寞。诗中的“憔悴”二字,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外在状态和内在情感,流露出一种凄凉之感。

“行吟雨雪寒”,不仅展现了诗人行走于风雨交加的冬日之中,更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苦闷。雨雪不仅带来了物理上的寒冷,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上的寒冷与孤独。

“不逢渔父问,谁作楚臣看。”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在古代,渔父常被视为隐士或智者,而楚臣则指屈原这样的忠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无人理解、无人问津的境遇,仿佛连渔父这样的人物都不曾遇到,更不用说被当作楚臣那样备受关注和理解的人了。这种强烈的孤独感和被世界遗忘的感觉,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它不仅是一幅冬日雨雪中的个人画像,也是对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其八

雪埋磴道古坛夷,畴昔兹游境绝奇。

石上犹存周故辙,山尖难访禹残碑。

云开天柱峰虽出,血作陈清水可悲。

帝赏战功无吝色,定分宝枕疗金痍。

(0)

和北山一首

幅巾高蹈挹洪崖,闲洒银钩著玉杯。

文律不论先汉后,诗源远自国风来。

却愁小子方攻冉,未必吾师肯铸回。

极欲去修床下拜,扁舟归梦绕南台。

(0)

和乡守朱监丞劝驾一首

龚陈盛事记当年,重见奎星聚旧躔。

瑞日赋工岂迷色,庆云诗妙似非烟。

驰千里足相期远,占百花头孰敢先。

老子扶衰看昼锦,琼林春好莫留连。

(0)

连日寒甚怀强甫二首·其一

同云作色日潜辉,咄咄玄冥未霁威。

驿使能无一枝寄,客程应有六花飞。

乌公恩重宜亲谒,绛老年高可蚤归。

想见仙霞三尺雪,布衾如铁起添衣。

(0)

纵笔二首·其一

忽忽韶颜变老苍,叵堪屋角两轮忙。

群花独菊香尤晚,大木惟樗寿最长。

眉有白毫垂过眼,腹无墨汁苦搜肠。

荒村偶有优旃至,且伴儿童看戏场。

(0)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有不出院僧余与季蕃欣然访之语未终而觉将晓矣窗外檐溜淋浪纪以二诗·其二

泉声㶁㶁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

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

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