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思不琢何成器,每爱今居古与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葆光(bǎo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保持纯洁正直,不受外界诱惑和负面影响。
玻瓈(bō lí)的意思:指脆弱、易碎的东西或情感。
不徒(bù tú)的意思:不仅没有白费力气,而且有所收获。
成器(chéng qì)的意思:指人才或物品经过培养、锻炼后变得出色、优秀。
逮问(dǎi wèn)的意思:逮捕并审问犯罪嫌疑人。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复比(fù bǐ)的意思:指事物的状况或情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津逮(jīn dǎi)的意思:指事情或人物被抓住,不能逃脱。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是当(shì dāng)的意思:正确、恰当、合适
天畔(tiān pàn)的意思: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琬琰(wǎn yǎn)的意思:形容珍贵的宝玉或美玉。
- 鉴赏
这首诗以“汉玉赤刀”为题,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联“何来天畔赤霞低,岂是当年在序西”,以“赤霞”起兴,描绘出一幅神秘而壮丽的画面,暗示着“汉玉赤刀”的非凡来历,引人遐想。接着,“岂是当年在序西”一句,既是对上句的转折,也暗含着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古代文物的敬仰之情。
颔联“鼌采不徒誇琬琰,葆光宁复比玻瓈”,通过对比“琬琰”(美玉)和“玻瓈”(玻璃),强调“汉玉赤刀”的珍贵与独特,不仅在于其材质的精美,更在于其内在的光芒与价值。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颈联“因思不琢何成器,每爱今居古与稽”,进一步阐述了对文物价值的理解。通过“不琢何成器”的类比,强调了工艺与艺术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工匠智慧的赞叹。同时,诗人对“今居古与稽”的喜爱,体现了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考,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视。
尾联“多少神仙题箓籍,谁将津逮问刀圭”,以“神仙题箓籍”象征着“汉玉赤刀”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而“谁将津逮问刀圭”则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如何深入理解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一问,不仅揭示了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汉玉赤刀”的赞美与探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