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送剑与傅岩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剑 与 傅 岩 叟 宋 /辛 弃 疾 镆 邪 三 尺 照 人 寒 ,试 与 挑 灯 子 细 看 。且 挂 空 斋 作 琴 伴 ,未 须 携 去 斩 楼 兰 。
- 注释
- 镆邪:一作莫邪,古代宝剑名。
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妻莫邪善铸剑。
尝铸二剑,分别以干将、莫邪名之,献给吴王(见《吴越春秋·阎闾内传》四),后以此作名剑代称。
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傅介子奉命前往,计杀楼兰王,立功异域。
后泛指侵扰西北地区之敌。
此当借指北方的金国。
- 翻译
- 三尺长的莫邪剑剑光耀眼,让人胆寒,试着挑亮油灯细细品赏。
这么好的宝剑如今只能空挂书斋与琴为伴,边敌猖獗却无法带着赴边杀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送剑与傅岩叟》。诗中,辛弃疾以"镆邪三尺"形容宝剑的锋利和寒光,暗示了剑的不凡品质。他将剑赠送给了傅岩叟,并告诉他可以将剑挂在空斋中作为琴的伴侣,不必急于用它去斩杀敌人(楼兰,这里可能象征着敌人或挑战)。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能妥善保管这把剑,等待恰当的时机而非轻易使用。整首诗充满了豪放而又深沉的情感,体现了辛弃疾一贯的壮志豪情和对朋友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春晚郊居
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
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园林处处花。
檐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
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草径斜。
满江红.吴江阻风
怪底春风,要将我、船儿翻覆。
行囊里、是群贤相赠,数篇珠玉。
江上青山吹欲倒,湖中白浪高于屋。
幸年来、阮籍惯穷途,无心哭。归去也,瓶无粟。
吟啸处,居无竹。看造物、怎生安顿,老夫盘谷。
第四桥边寒食夜,水村相伴沙鸥宿。
问客怀、那有许多愁,三千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