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剑与傅岩叟》
《送剑与傅岩叟》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镆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细看

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ànyánsǒu
sòng / xīn

xiésānchǐzhàorénhánshìtiāodēngkàn

qiěguàkōngzhāizuòqínbànwèixiézhǎnlóul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楼兰(lóu lán)的意思:指远古西域的一个古代国家,也用来比喻遗迹、遗址等。

镆邪(mò xié)的意思:形容言辞犀利,锐利刺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子细(zǐ xì)的意思:细节、琐碎的事情

注释
镆邪:一作莫邪,古代宝剑名。
相传春秋时吴人干将与妻莫邪善铸剑。
尝铸二剑,分别以干将、莫邪名之,献给吴王(见《吴越春秋·阎闾内传》四),后以此作名剑代称。
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傅介子奉命前往,计杀楼兰王,立功异域。
后泛指侵扰西北地区之敌。
此当借指北方的金国。
翻译
三尺长的莫邪剑剑光耀眼,让人胆寒,试着挑亮油灯细细品赏。
这么好的宝剑如今只能空挂书斋与琴为伴,边敌猖獗却无法带着赴边杀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送剑与傅岩叟》。诗中,辛弃疾以"镆邪三尺"形容宝剑的锋利和寒光,暗示了剑的不凡品质。他将剑赠送给了傅岩叟,并告诉他可以将剑挂在空斋中作为琴的伴侣,不必急于用它去斩杀敌人(楼兰,这里可能象征着敌人或挑战)。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能妥善保管这把剑,等待恰当的时机而非轻易使用。整首诗充满了豪放而又深沉的情感,体现了辛弃疾一贯的壮志豪情和对朋友的关怀。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0)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休息。

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

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操持纲纪地,喜见朱丝直。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

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

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0)

春晚郊居

柳外楼高绿半遮,伤心春色在天涯。

低迷帘幕家家雨,淡荡园林处处花。

檐影已飞新社燕,水痕初没去年沙。

地偏长者无车辙,扫地从教草径斜。

(0)

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0)

满江红.吴江阻风

怪底春风,要将我、船儿翻覆。

行囊里、是群贤相赠,数篇珠玉。

江上青山吹欲倒,湖中白浪高于屋。

幸年来、阮籍惯穷途,无心哭。归去也,瓶无粟。

吟啸处,居无竹。看造物、怎生安顿,老夫盘谷。

第四桥边寒食夜,水村相伴沙鸥宿。

问客怀、那有许多愁,三千斛。

(0)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