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聪兮,瞆瞆其音。天之明兮,窅窅其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已(bù yǐ)的意思:不断地,不停地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临下(lín xià)的意思:指临近末日或危急关头。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下民(xià mí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地方时,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关心百姓疾苦,为民众谋福利。
于穆(yú mù)的意思:指勇敢无畏,敢于冒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在上(zài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地方或者身份上居高临下,具有统治、掌控或者支配的意义。
- 鉴赏
这首诗《广琴操十首(其四)越裳操》由明代诗人朱右所作,通过对天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文王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首句“天之聪兮,瞆瞆其音”,以“聪”形容天的智慧,却以“瞆瞆”(即“瞎”)来反衬,形成一种矛盾的美,暗示天的智慧并非人类所能完全理解。接着“天之明兮,窅窅其深”,进一步描绘了天空的深远与明亮,引出对天之深邃智慧的赞叹。
“天之仁兮,实临下民”,则直接赞美了天的仁慈,它不仅照耀着大地,更关怀着人间的生灵。接下来,“文王在上兮,于穆不已”,将话题转向文王,表达对其德行的敬仰,认为文王的美德如同天一样永恒不息。
“浩浩其天兮,时旸时雨”,描述了天空的多变与和谐,既有阳光普照,也有雨水滋润,象征着自然界的平衡与美好。最后,“越裳来臣兮,万物斯睹”,通过越裳国的使者前来朝拜,象征着四方归服,万物得以见证这一和谐与美好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天象的描绘,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