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为片水白,云作断涯青。
砌合丛边露,墙过竹里萤。
这首明代诗人曹学佺的《署中对月》描绘了夜晚在寓所庭院中观赏月亮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比作清澈的水面,形象地展现了明亮的月色。"云作断涯青"则描绘了云彩在月光下显得青翠如边,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接下来,诗人通过"砌合丛边露"和"墙过竹里萤",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自然细节,露珠晶莹,萤火虫在竹林间闪烁,营造出静谧而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北窗时偃卧,风起自泠泠",诗人借北窗独卧之景,表达了对月夜宁静的享受,以及微风吹过带来的清凉感觉。整首诗以月为中心,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淡泊,展现出明代文人雅士的月下情怀。
朝在太行南,暮在太行北。
问余何事苦悤悤,鞍马驱驰常是客。
笑而不答心自知,眷恋浮名好是痴。
昨日朱颜如殢酒,今朝白发已成丝。
远离乡国空劳梦,怅望庭闱有所思。
君宠亲恩俱未报,窃禄无功补盛时。
太行山,不可攀。
谁似山头白云好,才成霖雨便知还。
美人荧荧在何处,海阔天低隔烟雾。
珊瑚零落芙蓉空,咫尺相望迷去路。
翠辇金舆双凤皇,风吹环佩声琅琅。
壶觞狼藉事已往,一日万里愁茫茫。
刘郎竟是谁家客,岁晚霜华林叶赤。
美人荧荧在何处,鸭绿江头江月白。